犁漢 第七百四十四章:無常
更新:11-11 15:28 作者:請叫我陳總長 分類:軍事小說
人之命運除了靠自己的奮鬥外,在歷史關頭的選擇也是重中之重。
這一刻,劉備和郭汜的人生就站在了這一歷史關頭,他們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當下的命運。
在戰前,郭汜選擇佈陣於北,劉備選擇依靠八陡山,在南佈陣。
所以當泰山軍的突騎從背後殺出的時候,劉備可以依靠八陡山防線節節抵抗,而郭汜因為全陣一覽無餘,只能狼奔土崩。
而同樣的,在戰前,郭亮和徐晃也選擇了不同的出擊防線,徐晃因為隊伍靠北,所以很自然是負責北面的郭汜軍,而自然的,郭亮選擇了背靠八陡山的劉備部。
於是,這一刻二人的命運也走向了不同。
郭亮的人生在遇到張沖之前不過是濟南一力卒,是濟水邊上的挽夫罷了。
但自他的人生與張沖發生交集後,他的命運大不一樣了。
他隨張沖大鬧水檢,隨張沖林中聚義,隨他攻破薛氏壁,又隨他入泰山,之後轉戰泰魯沂蒙,後來又轉戰中原,一路北上燕趙。
再後來他娶了妻,生了子,手上的人數從十人到百人,再到如今一軍之主。
這一路來,張沖的存在自然是最重要的,但依然是郭亮此人的稟賦和努力。
他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成長,在同儕老人都已習慣躺在資歷時,他依舊在學習。
進入泰山軍前,郭亮不會騎馬,不識字,也不會算數,但現在的郭亮,下馬能將萬軍,上馬能為沖將。
他很愛讀王上編著的兵冊,那上面用直白的語言提煉着他們每一戰的優劣。但更讓他愛上這兵冊的原因是,他從王上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種直白的力量。
那是一種只要你學習,你可以成為任何一種存在。
這就是郭亮,一個在泰山軍老人中非常獨特的存在。他勇銳,他善撫士卒,他謙虛,恪信黃天大業。
也正是的這般,張沖一直考慮讓郭亮到身邊做他的橫撞中郎將。
橫撞軍一開始只是張沖簡拔軍中勇猛士用來培養中基層軍吏的手段。但隨着泰山軍越來越成功,作為勢力之主的張沖不可避免的要有儀仗。
無論是出行時的馬扎、扇手、華蓋、法駕、鹵簿、斧鉞、戰馬,這些都是需要人管理的,於是橫撞軍也漸漸擔負着這樣的作用。
如是,橫撞軍開始了向宮內發展的趨勢。
橫撞將開始常設表案于丹墀中,平日宿衛鎮撫於張沖左右。而每每在鄴城大朝時,又是這些人列旗仗於門下,列甲士於端門,吹鼓樂於左右,鳴鞭於殿前,引文武入丹墀。
可以說,橫撞將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具備儀鸞的侍衛親軍了。
而能作為橫撞中郎將,可見張沖對郭亮的信重了。
其實自關羽方面大敗後,張沖就有意調整東方的軍事佈置了。
原先張沖對於東方戰事的思考是讓一方面帥專權,通過充分的授權以應對複雜的外部情況。
但現在局勢發生了變化,等這一戰結束後,泰山軍對於東方的局勢將轉守為攻。
在張沖和荀攸等人的規劃中,在獲取中原後,泰山軍將會有兩條攻擊路線,分別是攻略關西巴蜀的西面軍,以及攻略青州的東路軍。
其中東路軍的戰略目標就是打下青州,然後一路南下到江淮,最後打過長江去。
張沖作為從後世來的異人,自然明白隨着兩漢四百多年的開發,此時的揚州已經具備了割據一方的潛力。
其地本就廣闊,四百年生養之民又多,耕種技術也開始追趕中原,所以揚州的戰爭潛力是不弱的。
不然無論是東吳還是日後的東晉都不會有能力守在長江防線的。
所以為了防備日後出現分裂華夏的歷史錯誤,張沖有意加強東路軍的軍力,目的就是讓他們打過長江去。
所以,到時候會有越來越多的軍隊分置於東方,而關羽自然還是方面帥的人選,但對於副帥,張沖就屬意郭亮。
認為其人的能力和性格正好與關羽搭配。
而簡拔郭亮到這個位置,就必須先加其資歷,不然如何能在東路軍中樹立威信?
而最能增加資歷的就莫非橫撞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