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孫吳 第1381章 曹魏武帝(一)
更新:10-27 22:20 作者:布魯斯老爺 分類:軍事小說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擅長隨機應變,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
因此,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人橋玄和南陽人何顒認為他不平凡。
橋玄對曹操說:「如今天下將要發生動亂,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夠安定天下的,豈不是你嗎?」
南陽人許劭以知人着稱,他也曾評價曹操為「太平時的奸賊,亂世時的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
曾經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注釋過《孫子兵法》,這些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
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戚聚居之地,因此很難治理。
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漢靈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碩的叔父用五色棒處死。
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當朝權貴,他們難以中傷曹操,只得以舉薦為名,將其明升暗降,外調為頓丘縣令。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
其後,在洛陽無事可做,便回到家鄉譙縣閒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為議郎。
此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其事未濟反為宦官所害。
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但沒有被漢靈帝採納。
光和五年(182年),朝廷令公卿按民謠檢舉刺史、二千石為害之人。
當時,太尉許戫、司空張濟看着宦官的臉色行事,收取賄賂。
宦官子弟賓客,貪污卑鄙,許戫與張濟不敢過問,卻虛報糾舉二十六個處於邊遠小郡清廉惠政的人。
官吏和百姓到京師申訴,陳耽和曹操上書:「公卿的檢舉,大都包庇各自的私黨,是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
其言忠切,漢靈帝因此責備許戫和張濟,並將因謠言而被問罪的官員全部拜為議郎。
而後,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便不再進言。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左中郎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
右中郎將朱儁先到,與黃巾軍波才部作戰,失敗,皇甫嵩退守長社。
面對波才的圍困,趁夜縱火出擊,使黃巾軍驚亂後撤。
此時,曹操率軍趕來,聯合皇甫嵩、朱儁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
不久後,曹操調任濟南國國相,在任內治事如初。
濟南國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
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而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
朝廷征還曹操為東郡太守,拜為議郎。
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託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當時天下紛亂,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
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絕。
曹操在推辭的理由中說:「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祥的事了。古時有衡量輕重、計算成敗而後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