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 第1102章 公共交通
第1102章 公共交通
韓再瑜躲在城外一間廢棄的民房內,這裏距離長安城約五里,周圍是零星的民房以及一望無際的菜地,這裏種的各種蔬菜供應長安城的需要。
韓再瑜逃得匆忙,沒有帶錢袋子,身上分文皆無,但對韓再瑜這種武藝高強的刺客,搞點錢輕而易舉。
不過韓再瑜暫時不想輕舉妄動,搞幾貫錢意義不大,搞百兩銀子會被盯住,索性等一等,等刺殺得手後,再一次性劫掠一筆銀子。
吃飯不愁,他從民戶偷來幾個饅頭填填肚子。
今晚他要去齊王宮查看一下情況,手下提供的情報很重要,他可以從城牆下去,這也是他躲在城外的緣故。
韓再瑜啃着手上的干饅頭,又喝一口水,默默望着遠處的城牆,他在耐心等待着夜幕降臨。
長安城每天都有新聞發生,昨天還在到處議論拆除坊牆的新聞,但今天,另外一件新鮮事情出現了,長安城到漢長安城之間的官道上出現了一種新式馬車,很大很長,由八匹馬拉拽,一次可乘坐八十人,每個人只要花三文錢,就能從漢長城的西安門,一直坐到長安西市和東市,每天清晨辰時密集發車。
每天清晨,大量低層百姓都從漢長安城出發,前往長安城謀生,去長安城的各個酒樓和店鋪,每天清晨官道上都有數萬人之多,大部分人都騎着毛驢和騾子,也有很多拉人的油壁牛車,坐一次十文,來回就要二十文,一個月要六百文,佔平均月收入的兩成了。
所以很多人寧願走路,省下一筆坐車錢。
這個時候,官府的大馬車出現了,每一次只要兩文錢,當然要比私人牛車的十文錢合算得多,每天清晨辰時一刻,上百輛大車準時從漢長安城出發,載滿了手提飯盒的低層百姓,搖搖晃晃前往長安西市和東市。
同樣,每天傍晚,百輛大車又從長安東市和西市出發,浩浩蕩蕩返回漢長安城,然後每隔一刻鐘左右,會有一班大車定時出發,方便平常時間往返的民眾。
這其實就是一種唐朝官方的公交車了,主要是解決步行者的苦惱。
當然,唐朝的公交車一點不缺,滿城都是油壁車,招手即停,但那是私人公交車,在城內價格不貴,但從漢長安城到長安城,價格就貴了,跑一趟至少五十文錢,不過可以由五個人平攤,每個人只花十文錢,但低層百姓還是坐不起。
所以就出現了官府的大馬車,當然這種大馬車不是王平川發明的銅軸鐵輪大車,那個成本太高,但這是用王平川發明的技術造成來的木製六輪大馬車。
眾所周知,自古的載人馬車都是兩輪,四輪車就有一個同步轉向的問題,現代汽車是用差速器解決的,但古代馬車不行,四輪馬車要麼只能運貨,坐人不行,太顛簸了。
王平川製造的四輪車,前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實際上是兩個兩輪車的組合,如果是六輪車,那就是三輛兩輪車的組合,就像火車一樣,各個車廂都是獨立的,很簡單巧妙的辦法。
但實際上,這是李鄴提出的構思,他是從後世火車以及貨運船隊的連接,得到了啟發,把這個構想交給王平川,由王平川負責落實。
李鄴雖然有構思,但他不是工匠,他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而能力超群的工匠得到啟發後,他們就能想辦法把李鄴的構思變成現實。
王平川就屬於這樣的超群工匠,他能理解李鄴的構思,並把它在現實中造出來。
還有一個就是減震,後世的減震是用螺旋彈簧或者鋼板彈簧,唐朝的技術暫時做不到。
但聰明的工匠自然有他們的辦法,那就是雙層車廂,裏面一層車廂實際上是用鐵鈎懸掛在外層車廂上。
但這個秘訣也不是王平川發明的,而是飛龍發明的,實際上是宋朝發明,被飛龍移植到了唐朝,李鄴也知道這個辦法,只不過被飛龍搶先一步。
但這個構思同樣也是由王平川落實的,天寶二年,王平川接過父親的交班,成為軍器監造車首席工匠。
飛龍把一張簡圖交給他,他用了一年時間研究,便給皇宮造出了是懸掛式車廂的馬車。
到了李鄴這裏,在李鄴的建議下,王平川又進行了改進,在兩層車廂之間填充了一層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