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五一三章 中軍都督府與皇帝親軍與戰略武器
大明1805正文卷第五一三章中軍都督府與皇帝親軍與戰略武器第二次核爆實驗之後,朱昭燮在天南繼續停留了半個多月。
整理匯總了兩次核爆的基本數據,製作了一份比較正式的匯報文件。
由於時間比較緊迫,這份報告主要只是匯總,分析和評估的事情要再往後了。
世界上的前兩次核爆實驗的數據,單純的整理出來就已經非常多了。
安康十五年十一月初的時候,朱昭燮再次回到了南安州。
負責押送裂變炸彈的羽林右衛士兵,也回到了船上。
還有羽林左衛的幾名軍官,也匯合了金吾衛的一批軍官代表,跟着朱昭燮一起登上了船。
朱昭燮檢查了確認了停放在碼頭的船上的四枚裂變炸彈。
然後朱昭燮命令船隊啟程,與羽林右衛的護衛人員,以及金吾衛和羽林衛的部分軍官代表,一起押送這四枚炸彈返回大明本土。
如果天南大陸的實驗出了問題,那這四枚炸彈將會被用於研究,尋找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現在兩次實驗都非常成功,所以這四枚炸彈就將交付給軍方了。
與此同時,新天府的工廠,也將把生產效率拉滿,全力生產相同型號的新炸彈。
聚變炸彈的研究已經開始了,成功以後肯定會取代裂變炸彈,成為最終的威懾性力量。
但是這些早期的裂變炸彈,生產出來也並不是純粹的浪費。
聚變炸彈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夠完成,這些裂變炸彈在目前就是最強武力。
就算是聚變炸彈成熟了,這些裂變炸彈的裝藥也是能夠回收的。
可以用作聚變炸彈的引信,或者是核反應堆的原料,總之是不會完全浪費掉的。
最後,在聚變炸彈製造出來之前,裂變炸彈的實驗也要繼續。
大當量的炸彈的使用方法,最佳的打擊和爆炸效果,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共通性的。
裂變炸彈的實驗,在威力相關的數據上,可以作為後續聚變炸彈的參考。
總而言之,要收集和建立數據庫,方便以後直接通過計算機模擬,持續的實驗是必不可少的。
至少要做一大批炸彈,反覆不斷地變着花樣炸,才能確保以後得數據儘可能準確。
所以現在的生產是不能停的,特別是濃縮鈾和鈈的生產,甚至要儘可能的加快生產速度。
另一邊,在大明京師應天府新城,大明皇帝朱靖垣在新武英殿,召見了中軍都督府的主要軍官。
從七月初開始到十一月初,武官系統的調動終於全部完成了。
從仁武朝到泰平朝,在某種意義上講,大明的中軍都督府的地位,類似於以前的親軍。
軍官都是皇帝最熟悉和信任的人,負責的任務也是本土的衛戍工作。
大明皇帝如果真的有御駕親征的需求,多半也是要帶領中軍都督府的部隊。
世祖光武皇帝,名義上是親自帶兵打過仗的,也確實帶的是中軍都督府的編制。
雖然只是在軍中坐鎮督戰增加凝聚力,本人基本不會親自指揮作戰。
他給自己的職位也是大明總督軍,而不是大將軍。
世祖皇帝之後的子孫要做類似的事情,也基本都會採用類似的安排。
皇帝本人的安全保衛人員,也確實會掛在中軍都督府名下。
但是從制度上看,中軍都督府確實並不是以前的親軍,它在管理上與其他幾個都督府是一致的。
同時也可以說,五軍都督府都是皇帝親軍,因為皇帝都能夠完全掌控。
皇帝對整個朝堂和都督府的掌控能力都很強。
硬要說最符合親軍定位的部隊,反而是新天府皇莊的部隊。
他們直接吃皇莊的皇糧,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