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國:開局誅殺趙匡胤 第237章 城堅?民心堅?(特鳴謝書友 老書蟲
更新:06-13 20:18 作者:天涯濁酒 分類:科幻小說
首輔王著出班道:
「啟稟陛下,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臣也贊同遷都之議。
汴京地處平原地帶,自古乃四戰之地。騎軍從幽州快馬南下,幾日即可達汴京,無險可守。」
柴宗訓聽罷,沉吟未語,心想:
「朝中這些文臣當真膽小如鼠。
耶律賢不過是弄到了大批銀錢打造板甲騎軍,這些文臣便如此擔心,想出了這麼多遷都的理由來。」
武將班列中的呼延瓚出班道:
「首輔和呂尚書此言差矣!
前年,陛下御駕親征大破遼國,取回淪陷於遼國四十年之久的「燕雲十四州」,耶律賢納貢稱臣,陛下見國庫將盡,這才退兵。
我大周軍力遠勝遼軍,又怕它遼國作甚?遼國板甲騎軍又不是沒被我龍驤軍以少對多打敗過!
若耶律賢敢興兵來犯,縱六十萬又何懼焉?我龍驤軍照舊擊破之不在話下。」
龍驤軍指揮使韓徽出班道:
「昔日,王逆全斌造反,陛下派臣等龍驤軍出征洛陽,雖是千年堅城,然而民心所向,軍士用命下,三月即破城。
可見戰爭的決勝關健在於軍隊的戰力,在於士氣,城防終究是死的,而戰爭終究是人來打的。」
一時間,朝中文臣武將為遷都之事,爭辨起來。
文臣多認為即有地形更優勝的洛陽,遷都可保萬全。
武將則認為有龍驤軍之精銳,反因遼國擴軍備戰就遷都,有恐懼遼國之嫌,長敵國志氣滅自己威風。
良久後,柴宗訓開口道:
「諸位愛卿勿要再爭了,此事易辨耳。
觀唐太宗不修長城之事,可知我大周是否須遷都。」
唐太宗時,大唐初立,在北方,面臨着遊牧民族突厥的威脅;在西北,有高昌國的威脅;在西方,有吐谷渾、吐蕃的威脅;在東北,有契丹、高麗的威脅。除了南方比較安定外,可謂強敵環繞,個個不是好惹的主。
有官員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借鑑秦朝、漢朝經驗,「請修古長城」,抵禦外族入侵。
唐太宗反問:「為何突厥人不修建長城,防備我大唐北伐?」
並說了不修長城的三點原因:
其一是修建長城勞民傷財,虛耗民力。
李世民非常注重從前朝尋找執政的經驗教訓,曾說過「以古為鑑,可知興替」的名言。
在他看來,隋煬帝楊廣修建長城,好大喜功,耗費了太多民力,也沒啥效果,即「興眾百萬,北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綿亘千餘里,死者太半」,「勞百姓,築長城以備突厥,卒無所益」。
其二是修建長城一味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李世民是馬背上打出來的皇帝,半輩子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李世民繼位後,經過三、四年的休養生息,認真調整,馬上對威脅最大的突厥,從防禦轉入反擊。
公元630年,東突厥發生內亂,李世民抓准機會,一舉消滅了東突厥。隨後,李世民不斷主動出擊,平定了西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遊牧民族勢力。
唐太宗言:「朕方為公掃清沙漠,安用勞民遠修障塞乎。」
「朕今委任李世勣於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靜,豈不勝遠築長城耶?」
三是人為修建長城不利於民族融合團結。
李世民曾經創造性地提出「華夷一體」的理念,認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為什麼提出這種理念呢?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唐朝軍隊打敗了遊牧民族,李世民獲得了「天可汗」威名。這就是說,唐太宗李世民成為了當時天下的共主。二是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是胡人,身上有一半是胡人血統。
按照這種「華夷一體」的理念,唐朝採取了茶馬互市、聯姻和親、結盟納降等一系列安邊措施,消弭民族衝突和矛盾,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遊牧民族紛紛歸順唐朝,邊疆地帶多年不聞戰事。都城長安更是出現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等盛況,這在此前的歷代中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