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者 第726章 無生法忍
但張凡竟然在三人愉悅的體驗中,感受到了黑暗與光明,生命與死亡,兩種力量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的圓。更在黑暗與死亡的極限體會到光明與生命生成,而光明與生命最終也會步入黑暗與死亡。這樣竟然形成一個陰陽魚的圖案,在這個靈魂世界中緩緩演化!
這可是道教最早在這個時代由伏羲演化的,為何自己一個佛教徒也能夠看到這種神奇的演化呢?難道佛祖是想讓自己明白**與失去**的根本?這根本在於極致?還是希望自己領悟到生存與死亡的本意?
在佛教中有一種領悟,是將生命中的一切了解、忍耐。這種忍耐不但是忍耐痛苦的,如打罵、譏諷、疾病、離別、憤怒等一切痛苦,甚至要忍耐歡愉、喜悅等一切快樂。這還沒有完整,進而從這些領悟到『無生』,也就是沒有這些痛苦與歡樂的忍耐。從而得到更大的解脫!
這『生』與『無生』,便形成『生忍』與『無生忍』兩個境界的領悟,從根本上就是要修行者超脫生命與死亡的界限,超脫**與無欲的界限,最後超脫領悟與無可領悟的境界,智慧與沒有智慧的『法』與『無法』的境界,也就是『無生法忍』!
而此時的張凡似乎觸摸到了這個佛教行菩薩道的『無生法忍』境界的邊緣,雖然還不能夠透徹的領悟,但確實在這個『伊甸園』的極度歡愉中,讓他體會到了生與死,忍受快樂與忍受痛苦同等重要。更從中領會到道教最質樸的陰陽魚『太極』與『無極』的境界,和佛教的『生』與『無生』,『想』與『非想』,『法』與『無法』的『無生法忍』境界,竟然有異曲同工之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張凡不僅念出這道教名篇《道德經》的最初一句,這涵蓋了無限深遠的質樸道理的名句!
「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張凡又細細體會佛教經典里對於『無生法忍』的境界描述,「這簡直是如出一轍啊!」張凡慨嘆。
「看來宗教中體會與領悟的最終境界,修行的最終目的,果真都是相同的!可笑世人,偏有那麼多分別見!同是修行者還要仇視對方,說對方的信仰不正確。可是他們又如何知道,只要有了正確的觀念,信仰什麼樣的宗教又有什麼關係呢?那些先知與聖人,他們更在乎的是你是否達到了這樣的修行境界,所謂宗教不過是讓大家有一個修行的歸宿而已。只要是向善的,能夠讓你靈魂的境界與智慧升華的宗教,又有什么正宗與正確的區別?」
張凡看着這靈魂世界中,那陰陽魚緩緩的旋轉,竟然幻化出後世各種宗教的相應符號。陰陽魚先是旋轉成一個星月般的圖案,一明一滅,相生相滅。繼而緩緩旋轉出一個圓形的『卐』字,周而復始,如火如輪。接着旋轉的快了,再也看不清輪廓,只是在火輪中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十』字。然後旋轉又緩緩的慢了下來,四個符號交替出現……
(維西對佛教的『無生法忍』和道教的『非道非名』認知還有一些迷惘,而且為了情節需要,與原意還有些許出入,在這裏只能淺述一下,可能並不完全正確。如果有對這兩個宗教概念更加理解透徹的讀者,可以另行與維西討論。或者知道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否也有相關理論的,也可以通過加群告知維西。)
即便是百年的歡愉,也是轉瞬即過。張凡發現生命之樹斯托弗?馬格利特?根須閣下,對於人類生命的認知,見解超凡,每日與生命之樹探討關於生命的奧秘,都是很有所得。因此在這漫長的時光中,卻也並不枯燥。
只是在臨近身體修復結束的時候,瑤姬忽然找到張凡,吞吞吐吐的將一個信息告知了他。原來這種身體被生命之樹吸收進體內,靈魂又被吸收到生命之樹的靈魂空間『伊甸園』中,是有副作用的。因為這樣的待遇只有生命之樹的守護者暗夜精靈才能夠獨享!
在生命之樹成長的階段,被如此對待的生命體,他今後的一切,包括命運將都會與生命之樹相連!永遠無法分開!而對於張凡這個外來的持戒者來說,他在持戒者世界裏,今後有一半時間將在這個時代,這個山林里度過了!
這就好像瑤姬無法離開生命之樹一樣,暗櫻和張凡也永遠不能夠離開生命之樹了!當然,對於這個問題,場景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張凡在此時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