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 第五百四十章 《少年中國說》
更新:08-08 10:28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軍事小說
教室已經經過了改裝,在兩側牆壁上都開了兩個大大的窗戶,一水兒的玻璃鏡。
排列整齊的課桌椅的教室給了張妙彤等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對於劉暹,卻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還有教室的佈置:前後的黑板,黑板上方的大紅色標語,後面黑板上圖文並茂的黑板報,兩側白牆上的色彩鮮艷的人物畫、名言警句,都體現出一種『原時空』的味道,與這個時代諸多傳統昏暗靜謐的書齋式學堂完全不同。
似乎是一種更為激烈,也更加蓬勃的氣氛,存在於教室中
坐在教室里,可以聽到其他教室傳來的齊聲朗讀的聲音——但張妙彤、王闓運等人都知道那不是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之類的傳統啟蒙讀物。有時候還會傳來『啊』、『喔』、『鵝』、『伊』之類的發音。那顯然是已經流傳天下的漢語拼音。
教室里坐得滿滿得,每一張課桌上都坐着一名學生。學生們雖然感覺到了劉暹一群人的到來,對這群人有些好奇之心,但是上課中真心的沒誰敢一會兒一扭頭的向後觀望。
這些人中劉暹還真有認識的,年節時候,zn海舉行大宴和晚會,大臣武將把孩子帶進zn海,劉暹還是有印象的。張妙彤也有印象,手指點着,指給劉暹看。「這是XX家的三子,那個是XXX家的長子……」
老師講課也是很活絡的。這節是不加入計分的自然課,這老師不但講,還在黑板上繪圖,最後拿出了一套天體來,接着外頭射來的陽光,為學生們演示了一次『什麼叫月食』。效果直觀易懂。
王闓運等對自然完全不解,看的迥然有趣。張妙彤則因為自己那寶貝大兒子,早就知道了這個原理。
學生宿舍和教師員工宿舍的建築外形類似,只是每間宿舍住四個人——待遇是遠比不上一人一間的老師宿舍的。這主要是考慮到老師的工作強度大:不但是腦力勞動還有體力勞動,每人每天至少四節的講課。外加課堂總結、教案,還要批改作業,備課,因而必須有良好的睡眠生活條件。
「這屋子倒還潔淨。」
張妙彤對學生宿舍的環境比較滿意。王闓運和吳大澂兩人也在細細打量着宿舍。四個臣僚中他們兩個並沒後輩在成均公學裏。這成均公學雖然如雷貫耳。兩人卻是真正第一次進來,更是第一次到學生宿舍看一看。
完全鋪着木地板的宿舍比他們倆人家裏的房子都要乾淨。
被子疊的整齊。宿舍陳設雖然簡單,但小書桌和靠背椅全都有。並且房間裏還有洗簌間和廁所,兩個被分開,全部都是自來水供給。吳大澂家裏面都還沒裝上抽水馬桶呢。
屋子裏打掃得窗明几淨。大幅的玻璃窗戶使得光線極好,牆壁上還有夜間被使用得煤氣燈。
王闓運坐在床上,摸了摸床上的鋪設:都是棉布做得,漿洗的乾淨,潔淨清爽。陽台上搭着學生自己動手揉洗的小衣和毛巾、抹布等物。
果然是培養小孩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這些富家少爺,豪門公子哥,如果始終長在家裏,即使請嚴師,也最多只在學業上要求嚴格,那生活上老師還能管着不曾?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有的事都有丫鬟、下人來做。
如此不需要十年,兩邊的差距就太多了。前者風華正茂,後者五體不勤,五穀不分。
最令參觀團的人感嘆的是:食堂!
學校的食堂當然是分餐制的。論食物之口味和精美,那是遠不能跟家裏相提媲美。但學校要求,拿多少吃多少,不許有剩飯。否則就要受罰打掃餐廳,受罰幫助餐廳員工清晰碗筷餐盤,甚至是打掃公共廁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紳的兩首《憫農》。掛在餐廳的四面牆壁上,紅色的大字是那麼的顯眼。
讓王闓運、潘祖萌等感嘆的還有這裏的圖書館。雖然學生才是三百人,但成均公學的圖書館規模有限——翁同龢恨不得把國家圖書館的書籍都給翻印過來。總共藏書超過了八萬卷,只是絕大絕大多數的藏書都不是小學生水平的學員能夠閱讀的。
劉暹已經讓人編纂寓言故事和成語故事了,還有中國流傳的神話故事,以及讓人翻譯歐洲的童話和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