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一百七十五章 布置
湞陽以北五里,溱水東岸周軍大營,行軍總管楊濟正召開軍議,另一位行軍總管慕容三藏以及諸位將領均在場,他們面前擺着一張輿圖,其上繪製的是下游湞陽地區地形,圖里有許多標註,是為陳軍的佈置情況。
標註的最近一次更新,是昨日,那是周軍斥候冒着生命危險,將湞陽城附近敵情摸清,接下來就要由主帥來做決定了。
「陳軍蝟集湞陽,四處挖壕、立寨,甚至連溱水中也沉了許多戰船,各種招數都使出來,為的就是和我軍耗,以為就這麼耗到酷熱難當的夏天,就能不戰而勝!」
輿圖上,畫着「卜」字形的一豎一捺兩條線,豎線較粗代表着自北向南流淌的溱水,斜線(捺)稍細代表着至東向西流淌的湞水。
湞水在湞陽城東郊外為一南北走向大山阻礙,先是往西南流淌,然後折向西北於湞陽城附近匯入溱水,故而兩條河形成一個「卜」字,
山南水北是為陽,湞陽城位於湞水北岸,為湞水之陽故而得名「湞陽」,而陳軍之所以據守此城與周軍對峙,是因為湞陽地形不錯。
湞陽城南是湞水,通過浮橋連接湞水兩岸,而湞陽城西是溱水,所以周軍若要攻城,在6地上只能從湞陽城北、城東進攻,但是湞陽城東郊外不遠處便是大山,無法施展兵力,故而實際上只能從城北進攻。
當然,周軍還能通過溱水,乘船順流而下攻打湞陽城西,但陳軍在溱水湞陽河段上鑿船沉底、打木樁設下障礙,行船的困難很大,想要攻城的話只能先排障,而城內守軍顯然不會袖手旁觀。
為了據守湞陽,陳軍調集大量人力於短時間內在城北、城東挖掘壕溝,引溱水、湞水入溝化作護城河,周軍即便走6路攻城,也得先突破這些不算深但很寬的護城河。
護城河離城很近,在城內投石機的射程範圍內,要想填河就得先填人命,當然也有一個歪招,就是吸引城內投石機不斷砲,讓其投出的石彈堆在護城河裏,慢慢的就堆滿了。
對方會這麼蠢?不會,即便一開始中計,但總會反應過來,周軍想靠這種歪招填河根本不靠譜。
即便匆忙間在護城河上填出通道,但要想讓尖頭木驢、攻城雲梯過河也很麻煩,架設木橋的話又得面臨投石機的攻擊,說來說去還是得填人命。
打仗肯定會死人,只要能獲得勝利,死多些都無所謂,但周軍即便想和對方比賽填人命也未必贏得了,因為湞陽守軍人數更多。
陳國大都督王猛,已經召集了各地俚帥、洞主到湞陽助陣,這些俚帥、洞主們帶兵前來,湞陽城容不下,所以他們的兵都在湞水南岸紮營,按着斥候的偵查結果來看,人數不下兩萬。
兵臨湞陽城下的周軍,人數不過六千,雖然溱水上游的曲江周軍也不少,溱水上游支流橫浦水一帶的始興亦有周軍,但這兩處的兵力不能調動,所以六千人攻打兩萬人據守的湞陽,比賽填人命是比不過的。
當然這不是說毫無勝算,周軍之所以能以少打多,是為六千人基本都是戰兵,而湞陽的兩萬守軍,除了小部分是潰敗的陳國官軍,其他都是各地俚帥、洞主帶來的俚兵,戰鬥力不怎麼樣。
如果是野地浪戰,六千周軍可以輕鬆突破這群烏合之眾,可如今借着城防地利,烏合之眾們卻能夠與周軍一較高下。
這種情況本可以避免,那就是一月初拿下曲江之後,周軍窮追猛打繼續進攻湞陽,當時兵敗如山倒的陳兵肯定支撐不住,只要湞陽一丟,陳軍就只能敗退百里以外。
湞陽下遊河段兩岸都是群山,逾百里之後豁然開朗,出現大片平原,陳軍想在平原上阻攔順流而下的周軍是妄想,只能退守廣州州治番禹做垂死掙扎。
所以,丟了曲江的陳軍,要想扼守溱水,湞陽是最後的據點,是陳軍攔截周軍的最後機會,結果周軍就任由對方加固湞陽城防召集援軍,誰的責任?
當然是行軍總管楊濟的責任!
「大家一直都在質疑,質疑我軍拿下曲江之後,為何按兵不動,任由陳軍加固湞陽城防,還坐看對方召集大量俚兵前來增援。」
「對於這些質疑,先前我一直不予回答,如今兵臨湞陽城下,在進攻之前便把答案說出來,也讓大家心裏有數。」
楊濟慢條斯理的說着話,聲音不大但足夠讓在場眾人聽清楚:「嶺南煙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