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五十六章 中流砥柱(續)
翌日,陝州弘農,城內官署,將作大監宇文愷和幾名同僚繼續就如何解決砥柱之險、疏通黃河漕運進行討論,這個問題無論最後採取什麼措施,都必須解決,因為丞相已經下了命令。
關中物資輸入關中,低下的運輸能力是個大問題,必須儘快解決,不然隨着時間推移,京城所需糧食越來越多,遲早有一天,原本富饒的關中地區其產出養不活愈發龐大的人口規模。
這不是開玩笑,雖然關中富饒,但因為長安為都城,所以聚集長安城及周邊地區的人口有數十萬之多,僅憑關中之地的糧食要養活這麼多人已經很勉強了。
豐年尚可,一旦年景不好,關中爆發饑荒不是不可能。
故而每年來自關東各地上繳的租糧,就是維持長安百姓生活的必需之物,而關東輸入關中的糧食,其數量連年遞增。
前年,關東輸入關中的粟麥大概是十八萬斛,去年輸入關中的粟麥有二十萬斛,至於今年,種種跡象表明,關東輸入關中的粟麥,將近二十三萬斛。
這樣的數量,看上去不算太多,問題在於無論漕運、陸運,以兩京道目前的運輸能力想要完成日漸增多的輸送量,已經是捉襟見肘。
再過幾年,隨着天下太平、長安人口繼續增加,恐怕每年輸入關中的粟麥不低於四十萬斛,如果不提前做準備,到時候很容易爆發饑荒。
所以,丞相對於這個問題很重視,也正是因為如此,宇文愷提出炸掉砥柱山、疏浚三門峽漕運航道的方案,讓丞相頗為動心。
然而宇文愷這幾日在現場再度勘察地形後,對於自己的方案能否圓滿解決問題有些信心動搖,但擺在他面前的現實,就是無論怎麼做,都不理想。
漕運不好疏通,而陸運同樣比較麻煩,因為兩京道並不是平坦大道,對於滿載貨物的馬車來說,官道上許多地方崎嶇難行,極大阻礙了陸路的運輸能力。
連接長安和洛陽的官道,古來有之,戰國時名為「崤函道」,漢時因為連接長安、洛陽兩京,故而名為「兩京道」。
自從始皇帝統一天下、建都關中,到兩漢之際,關東糧食、物資輸送關中,受限於崤函道/兩京道的艱險難行,黃河漕運就成了最合適的運輸方式。
但由於三門峽一帶黃河水急,漕船逆流航行困難,特別是砥柱天險的阻礙,給黃河漕運帶來難以克服的障礙,導致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從洛州孟津啟程的漕船,逆流而上經過三門峽入關中、抵達長安,每運一斛糧食(一斛十斗),其成本就超過七斗。
而陸路運輸,每運兩斛糧食,成本大概四斗,相對來說比較便宜,但問題是陸運的運輸能力比不上漕運,兩京道某些路段的通行能力較差,一旦貨運量劇增,很容易遇到「瓶頸」。
這樣的瓶頸太多,以至於要解決這瓶頸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有些不划算,故而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漕運。
歷代朝廷都傾向於依靠黃河漕運,為保證漕運的正常運行,想了很多辦法對黃河三門峽河道疏治。
採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疏鑿航道,或在岸邊懸崖上開鑿供縴夫行走的棧道,但實際上效果不理想。
航道再怎麼疏浚,砥柱山就在那裏,黃河水流依舊湍急,逆水而上的漕船,十有七八都要傾覆,損失慘重。
而在懸崖上開鑿棧道,看上去不錯,實際上縴夫們拉着沉重的漕船逆流而上十分吃力,棧道的損壞速度很快,縴夫經常失足墜落懸崖,屍骨無存。
黃河漕運,拉縴是最淒涼的活計,不少縴夫意外身亡,以至於妻離子散。
所以,砥柱之險,對於黃河漕運來說是頑疾,宇文愷不是沒想過別的辦法,譬如在三門峽地區開鑿一條運河,繞過砥柱山,一了百了。
然而經過實地勘察,宇文愷發現這樣做的效果不好,因為三門峽一帶陸上地勢複雜,地質堅硬,要想開鑿一條足夠深的運河,耗費的人力物力驚人,而且收效也不一定如預期那樣好。
這條運河若是挖得淺了,黃河水大時運河水流同樣湍急,當黃河水小時,運河又容易乾涸。
所以思來想去,宇文愷還是覺得把砥柱山炸掉是治標治本的最佳方案。
但豳王宇文溫的質疑,現在看來還是有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