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唐雙龍傳開始 第九十二章 心思
蕭美娘畢竟曾經是一國之後,知道很多張曉不知道的事情。
聽完蕭美娘講的故事之後,張曉才發現自己自以為掌控了一切,但其實是一隻井底之蛙,也發現這個世界的水比自己想的要深得多。
不得不說,張曉抓住了一個好時候,早三個個月不可能攻入長安,晚三個個月也不可能攻入長安。
不是張曉膽小,而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水太深了點,自己只能知道自己知道的,卻無法知道自己不知道的。
想想看吧,長孫晟被提到是魔相宗的宗主,那麼她的女兒長孫無垢,後來的長孫皇后又是什麼人?而她的小名觀音婢更讓人感覺這個水太深了。
還有李建成的妻子的小名也叫觀音婢,這是不是太巧了點?
但若是仔細想想也就能明白為什麼慈航靜齋到最後幾乎是恬不知恥的死保李世民,或者說是李閥,就能大致清楚到底是什麼情況了。
若是蕭美娘自己不說,有幾個人能夠想到,身為一國之後的蕭美娘竟然是陰葵派長老?
想想看,楊廣的皇后蕭美娘是陰葵派,楊廣最信任的臣子裴矩是魔道魁首,「邪王」石之軒,楊廣最寵愛的妃子朱貴兒又是香家或者說是滅情道的人,就讓人感到有點不寒而慄。
幸好魔門本就是一個混亂的組織,因此張曉還能想法子應付應付。
問題是魔門的觸角已經這麼深了,可還是被慈航靜齋打壓的幾乎抬不起頭,想到這點更讓人不寒而慄。
要知道,除非達到「破碎虛空」的無上之境,否則哪怕是大宗師都是可以被人數堆死的。
可是慈航靜齋這個號稱隱世不出的門派,竟然沒有被魔門的大軍活生生堆死,就明白這個「隱世」有多麼大的說道。
再仔細想想,隋煬帝能夠在舉世皆敵的情況依然能安穩的坐在皇帝的寶座上面,也就明白這個「昏君」有多麼大的水分。
「該走了,該走了。」張曉心裏升起了這樣一個念頭。
長安不是久留之地,不是自己安居的地方。
再想想,自己看到長安街道幾乎死寂的路面,張曉心中終於散去了最後一點不切實際的念頭。
得長安者得天下,這個道理自先秦的時候就開始適用了。
不得不說,張曉暗地裏也有一種奢望,那就是「攜楊玄感以令諸侯".
畢竟楊玄感是楊素的兒子,擁有極為極高的聲望,他一起兵反叛,那就是天下景從,幾乎瞬間就撼動了這個大隋王朝。
但是聽完了蕭美娘的故事以後,張曉終於明白現在的天下還是隋朝的天下,還是隋煬帝的天下。
自己能夠選擇的只有蟄伏,只有等到隋朝滅亡,天下真正大亂的時候,才是張曉開始自己「霸業」的時候。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不僅僅是張曉需要蟄伏。
在此時李淵還在當他的太守。李世民還只是一個普通的世家子弟,杜伏威還只是一個**老大,寇仲只是一個小偷,石之軒還在當着他的官,梵清惠還在當她的尼姑,天下間所有的野心家都蟄伏不出。
既然他們都選擇蟄伏,那麼自己也不能太過妄動,還是讓楊玄感這個倒霉蛋為自己「擋槍」,然後蒙聲發大財比較好
張曉雖然很自信,但是若是對上李世民這種天生的王者,對上陰謀達到巔峰境界的石之軒,權謀達到巔峰境界的梵清惠,還真的沒有多少自信。
當然張曉也並不畏懼這些人,畢竟這些人都有各自的缺陷,而且是致命的缺陷。
不過在自己羽翼未豐的時候面對這些傢伙,總還是有些令人發憷。
畢竟張曉從來都不都不喜歡像故事裏的主角一樣,自己一個打十個,也不喜歡自己十個打一個,而是喜歡召集千百人一起來個圍毆。
張曉前世玩英雄殺的時候最喜歡用的就是勾踐,從一開始就不出手,等到手中的牌積累到最大數的時候,才一舉ko。
按照杜如晦的消息,伍家兄弟已經找到了楊玄感,已經往長安城趕了,估計三日後就能抵達長安城。
換句話說,張曉必須在三日之內就離開長安城了。
張曉此次起兵,本就是打着響應楊玄感的旗號。
畢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