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賁 第四章 不滅國,便是失敗
更新:09-03 10:16 作者:無言不信 分類:軍事小說
這面對絲綢之路的通暢,首先眼紅的便是西北方的吐谷渾。這吐谷渾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乃是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類似於部落的國家。五代十國期間,吐谷渾趁着中原征戰不休,率兵控制了青海、甘肅等地。
隋朝的時候,兩次征戰吐谷渾,將失去的土地奪了回來,設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但因隋末動亂,吐谷渾重新奪取了青海一地,時刻威脅着中原甘肅一地。若非李唐立足關中,先一步掌控甘肅。甘肅只怕會如史上遼東一般,讓吐谷渾趁亂奪取。
吐谷渾一直覬覦着甘肅一地,對於也因如此,唐朝立國起對於唐朝便懷有深切的敵意,成為大唐頭疼的邊患之一。直到李靖、羅士信、李世績北破突厥,打出了大唐雄風之後,吐谷渾方才收斂起來,不敢妄動。
但是大唐結交西域,重新開通絲綢之路,刺激到了吐谷渾的敏感神經。
絲綢之路是一個統稱,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
經過多年的發展,絲綢之路並非固定的一條道路,而是有好幾條,西北絲綢之路、西南絲綢之路都包含在內,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期,有着不同的路線。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漢武帝時期張騫開通的商道,以長安、洛陽兩大商業都市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次之便是絲綢之路的青海道。
南北朝時期,全國動盪。河西走廊一帶也出現了群雄割據的局面以致戰禍頻仍。河西道時常阻塞不通,青海道也因此迎來了發展的巔峰。當時,長江以北包括河西走廊被北魏控制,長江以南被南朝控制,北魏疆域以北為柔然控制,河西走廊以南被吐谷渾控制,北魏與柔然、南朝為敵。經濟發達的南朝與歐洲、西域、柔然的貿易來往只能由四川進入青海,由西寧經都蘭,到格爾木。再往西北過芒崖,進入新疆的若羌,再由若羌的絲路南道向西通往歐洲;或往北經過高昌向東到達柔然;又或由西寧經過都蘭,西北往大小柴旦,越過阿爾金山抵達敦煌。
青海道也在這個時期走向了輝煌,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控制青海道的吐谷渾。
吐谷渾上下也很重視青海道這條國家經濟命脈,在青海道的管理上大費苦心,開闢了多條新通道,將內地和西域重新連接起來。為了維護青海道。吐谷渾人不僅擔負起指引方向、提供翻譯、武裝護送等重任,還積極與來自中亞、西亞的胡商進行中轉貿易。他們將青海驄等特產販運到南朝和北朝,然後把絲綢、棉布、瓷器、鐵器、茶葉及紙張等從中國南方運到吐谷渾,再轉銷西域各國。一謀取福利。吐谷渾也因為青海道而繁榮富強,成為西北一霸。
然而唐朝的崛起,改變了這一切。
西域目前雖大多都在西突厥控制之下。但西突厥存以武力服人,在外交上遠比不上大唐剛柔並濟更得人心。西域各國國王都曾派人或親自到大唐,表示歸附。李唐的使者在西域也很受待見。恢復了絲路交通。最便捷的河西走廊暢行無阻,青海道在南北朝時期的樞紐功能逐漸消失。
這往來做貿易的跨國商人哪有傻瓜,相比青海道的惡劣,河西走廊明顯跟為便捷,自然而然的選擇河西走廊……
吐谷渾最大的依仗青海道也因此日漸沒落。
世上不存在兩全其美的事情。大唐為自身的發展,不可避免的斷了吐谷渾的經濟命脈。這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吐谷渾本就因甘肅一地與唐朝的關係極不友好,現在又給斷了經濟命脈……
看着河西走廊的繁華,想着青海道現在的情形,吐谷渾步薩缽可汗伏允與吐谷渾權臣天柱王心底嫉恨,再度兵襲河西,截殺沿途商旅。
對於吐谷渾的異動,李唐也早有準備。
面對這種不可避免的情況,李世民早已安排了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駐紮在甘涼一代,一邊抵禦吐谷渾擾邊,另一邊護衛往來東西的商旅免受吐谷渾的襲擊。
大唐,尤其是唐初這一時期名將輩出,段志玄隨李淵起兵,隸屬李世民麾下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牛人,授命之後,聯合周邊的契苾、党項等部落,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