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賁 第一百零六章 晉升大將軍
更新:09-03 10:15 作者:無言不信 分類:軍事小說
羅士信這一走進太極正殿,心中就有着美妙的預感。
太極正殿可是李唐整個王朝最莊嚴的聖地,是舉行大型朝會之所。皇帝登基,冊封皇后、太子、諸王、公主大典及宴請朝貢使節等大多在此殿舉行。
若是單純的小小的賞賜,李淵沒有必要特地選擇在太極正殿召見,擺下了如此隆重的架勢,總不至於雷聲大雨點小吧!
懷着略微激動之心,羅士信完成了對李淵的見禮。
李淵高坐在龍椅上,望着羅士信,心情也是極為開興:羅士信漂漂亮亮的兩戰,徹底的挽回了李唐的顏面。
對於李淵來說,突厥是一大恥辱,心中洗刷不了的痛。
李淵起兵太原,這還沒在太原立足,突厥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背心芒刺。不得已委曲求全,與突厥結交,抱突厥大腿,以換取進攻關中的機會。
入主關中之後,李淵面對的是紛亂的局面,要一統天下,更不可能與實力遠勝李唐的突厥交惡,只能再次委曲求全。大唐在李世民、李孝恭以及滿朝文武的齊心下,完成了一統大業。但是隋末大動亂的結果導致天下人口銳減四分之三,李淵面對的是村鎮田地荒蕪,百里無雞鳴的慘況。事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百姓勉強度日,哪有能力於突厥一戰。
在這種困苦的情況下,強行求戰的下場已有楊廣的前車之鑑,所以李淵再一次選擇向突厥低頭。
作為一個皇帝,作為一個有雄心抱負的皇帝,只有李淵自己清楚,做出這個決定是多麼的窩心。但他更加清楚自己要忍,大漢雄風是漢武帝打出來的,可是要沒有文景二帝連年和親休養生息,漢武帝用什麼打出大漢雄風。
李淵相信自己的忍氣吞聲,會給後代換來吐氣揚眉的機會。所以忍不下氣,也要忍。
是故李淵對外一直採用着求和政策,能不打就不打。固然任命李建成負責對突厥的防衛,卻缺乏真正動武的決心信念。突厥一入侵,想得到就是求和,給予錢物換來休養的時機。
這一次突厥出動二十萬大軍,李淵亦是打算用老辦法,以兵力逼退突厥,然後派人求和。
結果羅士信輕描淡寫的斬殺了頡利心腹思力邪,滅了突厥兩萬兵馬。其他兩路也獲得了不小的戰果殺敵近萬。
突厥二十萬大軍折損了三萬,頡利竟不敢再戰,灰溜溜的跑了,撤回了草原。
因為羅士信、李世民、李建成的出色表現,李淵發現李唐竟然沒有求和,突厥也沒有派人索要退兵錢物。
這一戰的結果李淵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發現自己手上有着文景二帝沒有的財富,那就是兩個極其出色的兒子,還有李靖、李世績、羅士信這類能征善戰的大將,或許沒有必要一味的退步。
完全可以說,羅士信改變歷史的兩場決鬥,讓李淵讓李唐的文武意識到李唐沒有想像中的弱小,而突厥更沒有想像中的強大。
他們還是能打的!
就算沒有那個經濟遠征,自保卻是沒大的問題。
李淵不是受氣包,看到了能夠不忍氣吞聲的可能,自然不甘在歷史上留下污名。試問讓一個皇帝在文景二帝與漢武之間選擇,誰會去選擇前者?
李淵對於讓他意識到這點的羅士信,除了欣賞,就是讚賞,沒有別的負面感覺。
更何況現在站在他面前的這個男人還是他女兒的救命恩人,平陽若不是羅士信當初的當機立斷,若不是羅士信九死一生的從高句麗請回孫思邈。那麼他的寶貝女兒怕是要讓他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欣賞讚賞之餘又加上了點點感激。
這也是他特地隆重的將羅士信請到太極殿正殿選擇嘉獎冊封的原因。
李淵觀望了好一陣子,高聲道:「羅士信,上前聽封!」
羅士信哪裏知道李淵的心思,此時亦不能多想,上前一步道:「末將聽封!」
「郯國上柱國右驍衛將軍羅士信智勇絕倫,以自創陌刀軍軍陣兩破突厥,摧凶克敵,斬殺敵酋,衛我家園,揚我大唐國威,功高至偉,身百戰之鋒,蓋萬夫之敵,特授於為右驍衛大將軍之位,增食邑一百……」
羅士信呆了,懵了!
真的是懵了!
這聽到右驍衛大將軍的時候,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