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 第二零二章 李鴻章 的殺機
更新:09-04 20:26 作者:魯東道夫 分類:軍事小說
9月18日,大清早,北洋水師的戰報和《國聞報》被一起送到李鴻章的書房。
中堂大人捻起薄薄的電文掃了一眼,耷拉着眼皮冷哼一聲丟到一旁,乾脆專心閱讀報紙的頭版頭條消息。
他如今也算明白了,這大清國的消息途徑,官方的居然比不上一份報紙可靠。簡直很荒唐,卻也很無奈。以至於他最近經常有種自己已經落伍了的感覺。
《國聞報》的頭條繼續最近數月一貫的冷靜態度,用「一場未完的戰爭---北洋水師慘勝顯疲態,日本海軍驕狂遭重擊」為題,從頭到尾圖文並茂的闡述了黃海海戰的整個過程。
撰寫人的名字不用說,自然是聲名卓著的「華聲」---楊浩同學。
文章以異乎尋常冷靜的語氣,毫無保留的把中日雙方海軍存在的問題、戰鬥中的各種失誤,勝利或失敗的原因一一點出。
李鴻章注意到,其非常坦率的指出,日軍總體實力並未受損,多數戰艦將在其本土數月內修復完成。反觀北洋水師,數十年洋務運動,買戰艦建工廠的同時,卻沒有將維修保養的相關技術和設備同步跟上。此番遭受重創的定鎮二艦,將幾乎不可能得到妥善修復。
因此,北洋水師的勝利不足夸,待到日軍捲土重來,就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了。
另外,文章更指出,此次海戰只是中日大戰之一隅,決定雙方最終成敗的。仍然是陸軍戰爭。這方面。清軍的準備比起海軍不堪太甚。隨着平壤守軍的退卻。後方調動卻遲緩混亂,被日軍強行推進到遼東,甚至打到直隸的可能性極高。
說到這點,昨天得到消息的楊浩自己其實更鬱悶。
他以為幫着清軍守住平壤就能扭轉戰局,卻不料前腳才走,左寶貴就因為槍傷和淋了一夜的大雨,外加國度勞累,9月16日當前就突發高燒。人事不省。
到了17日,黃海之上戰況正熱烈的時候,他已經生命垂危。馬玉崑孤掌難鳴,在一力主張後撤的衛汝貴鼓動下,江自康等人也認為彈盡糧絕,不可久守。於是,當日守軍開始後撤。
而提前一天到了後方的葉志超,卻也提前一步掛了。
這下子倒好,派遣往高麗的大軍連折兩員統兵將領,秩序大亂。李鴻章雖然緊急調動宋慶作為統帥率兵增援。為時已晚。
看到後面的結論,李鴻章心裏頭一點兒高興勁都沒有了。尤其照片上。定鎮兩艦和「來遠號」被幾乎轟平燒光了上層建築,戰艦周身數不清彈痕窟窿的慘樣,心疼的他鬍子直哆嗦。
就算擊沉日軍三艘主力艦,幹掉了軍務局長樺山資紀又如何?自家的實力大損,仰仗水師看家護院的事兒幹不成了。
作為提督的丁汝昌,被炮擊重傷好歹是搶救下來了,不過卻暫時管不了事兒。讓誰去負責這個爛攤子,又是令人頭疼的問題。
放下報紙,李鴻章罕有的嘆了口氣,渾濁的眼眸之中露出一絲疲憊。
端着茶水進來的李經方正好看到,頓時吃了一驚,忙問道:「父親是在為報紙所說之事憂心?」
李鴻章輕輕搖頭,接過茶碗去,拿杯蓋慢慢地劃開,忽而看着李經方道:「你是不是還在埋怨老夫當日不讓你去高麗領兵?」
李經方低頭:「不敢!父親既有明斷,定然看的比兒子清楚。」
李鴻章放下茶碗,嘆道:「你還是有怨氣呀!不要以為張幼樵勸阻,是在擋你上進的路。他也是為了你和老夫的名聲考量。你看看報紙上說的情況,換做你去的話,能經營的更好麼?」
李經方瞥了桌上的《國聞報》一眼,遲疑了一下,搖頭道:「不能。數十年沉疴難返,非一日之功可挽救。兒子也以為,要練一支新軍方能補足缺漏。」
平壤之戰前,李經方曾再三請命要去前方領兵,特別是葉志超的昏庸膽怯被曝光後,更是請戰心切。卻被張佩綸提醒李鴻章力阻而未能成行,李經方心中因此而大為不滿。
不過隨後的報紙專刊,就把清軍如今的糟糕模樣一點臉皮不留的給揭開來。戰鬥中種種糟糕透頂的表現,充分說明其落後之嚴重。空有那麼多的犀利武器裝備,卻連基本的裝備統一都做不到,更別提要求極高的現代後勤。訓練和戰術素養什麼的,更是浮雲一般。
可以說,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