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巨匠 656 重塑框架
更新:09-07 18:48 作者:七七家d貓貓 分類:玄幻小說
三十多個劇本,大部分都是邀請蘭斯擔任導演的作品,但邀請蘭斯出演的作品居然也不少,這才是荷里活馬太效應最集中的體現。
只要蘭斯現在點頭,想必很快就可以達成合作,這遠遠比「我是傳奇」要簡單多了。現在蘭斯想要和華納兄弟合作,不僅需要重新調整「我是傳奇」的劇本結構,而且還需要說服華納兄弟與混沌影業合作拍攝,並且進一步為dc宇宙做鋪墊,這又將會是一個錯綜複雜的交鋒過程。
蘭斯有自信,「我是傳奇」的合作能夠達成,畢竟這不是「超人歸來」,但問題從來不僅僅局限於這一部電影,而在於這部電影之後所引發的連鎖效應,這才是最為困難的部分。當然,這也是蘭斯決定拍攝這部作品的原因。
所以,放鬆結束之後,帶着愉悅的心情,蘭斯還是收回了注意力,開始重新構思「我是傳奇」的整個劇本框架。
上一世,「我是傳奇」的媒體綜評只有六十五分,這對於商業電影來說是一個合格的分數,但依舊不能算傑作。橫向比較的話,蘭斯執導的「後天」是六十四分,可以說,兩部作品是同一個檔次的,蘭斯如果按照上一世的軌跡拍攝,成品質量至少不會太過糟糕。可是,現在的蘭斯已經不是兩年前執導「後天」的那個人了,更重要的是,「我是傳奇」和「後天」是兩部截然不同的作品。
同為末世題材的作品,「後天」注重的是末世的恢弘,更多是一部災難電影,視覺特效是主角,故事薄弱並不會影響電影票房,所以六十四分不僅僅合格,甚至可以說是出色的成績;但「我是傳奇」注重的是人物傳記,更多是一部描述末世的文藝電影,羅伯特-奈維爾是主角,基本上是電影唯一的主角,故事薄弱對於電影成品質量有着嚴重的影響,六十五分遠遠不是原著小說的真正潛力。
在「我是傳奇」的原著小說中,「世界毀滅之後的蒼涼和孤寂」是貫穿始終的核心主線,羅伯特-奈維爾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角,小說通過羅伯特這個角色,以別樣的視角來審視世界末日這個主題,而羅伯特細膩而真實的心境變化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甚至開始想像如果自己是世界末日的最後一個存活者那會如何,這也成為了小說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原著小說之中,羅伯特一開始認為,自己就是整個紐約剩下的最後一個人,那種寂寞而茫然、恐懼而不安的心情,伴隨着時間的推進、搜索的無果,一點一點被放大,逐漸推動到了極致,甚至產生了抑鬱心理,以至於他開始和塑料模特說話,開始和自己的寵物狼狗說話。
這種絕望之中卻又必須生存下去的矛盾心理,始終在折磨着羅伯特,無法排遣的孤獨在吞噬着羅伯特的心靈,以至於後來羅伯特發現他不是唯一存活的人,他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心理,難以接受這個世界上還有除了他之外的人類的事實——這是抑鬱心理的普遍狀態,抑鬱症會自怨自艾地沉浸在這樣的狀態之中,拒絕改變現狀,甚至產生過激反應。
原著小說詳細地呈現出了這種心理變化的過程,可以看得出來理查德-馬特森勢必對心理學進行了研究,真正讓小說與眾不同的,就是這種對人類、對世界的反省和思考。
上一世的「我是傳奇」也試圖複製出這樣的軌跡,整部電影一共有一百分鐘,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足足花費了六十分鐘來描寫「孤獨」這個主題,展現出羅伯特如何在末世里求生、如何在孤獨里苦中作樂、如何在尋覓着倖存的同類、如何試圖尋找出解決病毒的辦法;而進入後半段之後,羅伯特遇到了其他存活的人類,然後與感染病毒的殭屍們展開了大決戰。
由於威爾-史密斯的絕對巨星地位,再加上原著小說給予了羅伯特絕對足夠的發揮空間,於是電影幾乎將所有重量都壓在了威爾身上,完完全全依靠他一個人支撐起了整部作品。必須承認的是,威爾也許不是一名表演天才,但他對於特定角色、特定情節的表演還是具有一定功底的。
尤其是處於逆境之中苦悶壓抑的茫然和不安,還有絕望之中激勵人心的堅韌不屈,這都是威爾的拿手好戲。先後為威爾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拳王阿里」和「當幸福來敲門」都是如此,同一類型的角色、同一類型的表演,包括收穫了不少好評的「七磅」和「震盪效應」,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蘭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