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農大魔師 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
「產量低,主要是沒有良種。」劉姥爺遺憾道。「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歷朝歷代都高度的重視農業生產,奉農業為國之根本。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糧食、農業是人民的根本,天下安定動亂,國家衰敗興盛、存在和滅亡的根源。」
妮兒心裏腹誹:就是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消滅了人們的血性,缺乏了強盜性格,總之一言難盡……
「民以食為天。」連幼梅說道。
「嗯!良種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科學種田。」姚長海認同地點點頭。「解放前,甭說科學種田了,能平平安安的種田都是奢望……產量能上去才怪呢!」
劉姥爺回憶道,「我記得,我到外地出診的時候,有些村既不靠湖,也不挨着河。從52年,許多地方組織起農業生產互助組,大家互幫互助,解決了缺少大型農具和耕牛的問題及勞力的問題。後來,逐步組成了農業合作社,組織起來力量大了,有力量打井了。到了55年,每村的周圍都有計劃的打了不少磚井。地下水豐沛,平原上挖三米就出水了、開始使用轆轤打水,接着用畜力拉水車,然後用人力搖的輕便水車。幾年前有些地方還用上了內燃機帶動的水泵。當然,有時也用水渠方來的水。但水渠里的水並不常有.主要還是靠水井吃飯。」
「水渠,紅旗渠不是還正在建設中嘛!」姚長海敬佩地說道。「當地的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
這個妮兒知道,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物質極端匱乏的條件下,當地人民憑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建成的生命之渠。
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可以把南方的羊城與北國的冰城起來。
在沒有大型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只靠着雙手……這時候的人可真是令人敬佩!
連幼梅笑道,「由於,有了水,再加上使用優良品種,加強管理。貫徹了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方針(水,肥,土,保,密,種,工,管),糧食產量大大提高。到了1956年,糧食產量提高一倍多,甚至一倍半,小麥產量達二百多斤。有的達三百斤,所以,農民的生活大大改善,由以前的糠菜半年糧,成了吃飽,過節吃白面。」她話鋒一轉道,「這麼說今年東方紅農場的小麥也是喜獲豐收了。」
「應該是。」姚長海點點頭道,「對了,幼梅的產假還有一個半月就休完了,咱的房子也蓋好了,咱們什麼時候搬家回去。」他接着說道,「房間我已經烘烤了半個多月了,完全乾了,住進去,也不用擔心返潮,得濕疹。」
劉姥爺想想了道,「在你們麥收後吧!正好幼梅也要上班了,也不需要搬啥子,只要帶上衣服就成,有需要的話,離得近,騎着自行車來拿就成了。」
「爸,你們搬走了,那這個院子不就剩下我一個人了。」劉淑英說道。
「想看我們隨時來!」劉姥爺笑道,反正老人家心裏打定主意回鄉下住。
劉淑英輕蹙了下眉頭道,「我看你們倒是方便,左右多走幾步路。可是爸,幼梅上班後,這飯怎麼吃,您可是君子遠庖廚的忠實信奉者。」
「啊……」劉姥爺一拍大腿道,「我怎麼把這個茬給忘了,做飯可是我的短板。」
「我離農場近,早上和晚上我都在家,大不了中午我不在農場食堂吃,回來做。」連幼梅笑着說道。「姥爺,媽媽,放心吧!餓不着你的寶貝外孫女。」
「不成,還是不成,這咋辦啊!」劉姥爺一下子慌了神,「可不能餓着妮兒了。尤其幼梅上班後,一去就是一上午。中間怎麼着也得給妮兒加餐吧!」
「不怕,不怕,幼梅啊!從明兒開始教姥爺我做雞蛋羹,麵疙瘩湯,這些嬰兒可以吃的。」劉姥爺當機立斷道,真是為了孩子豁出去了,他不相信,他學不會做飯。
其他四人震驚地看着老爺子。
「爸!」
「姥爺!」
「咿咿呀呀……」妮兒深切地感受到了真心實意的關愛。
「咋了!就這麼決定了。」劉姥爺直接拍板定案道,「行了,趕緊吃飯吧!這都端上來了。」
初夏的飯桌上總算有了些變化,不再是鹹菜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