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96章大周帝國
更新:01-11 04:22 作者:朝月清風 分類:軍事小說
三司是戶部、度支、鹽鐵三個財政部門的統稱。唐代這三個部門各自設有長官,分別掌管賦稅徵調、財政收支、鹽鐵之利,對判三司事的宰相負責。大唐天佑三年(906年),昭宣帝將朱溫任命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這是三司使之名的第一次出現,但朱溫並未接受。
第二年,朱溫篡唐,歷史步入了五代,隨後朱溫建立建昌院,使其執掌天下錢糧、鹽鐵、度支等事,以養子博王朱友文判院事,這可以看作是三司使的前身。李存勖滅梁後,廢建昌院,先置國計使,隨後又將三司事務歸於租庸使之下,但仍沒有給三司使正式定名。
直到後唐明宗長興元年(930年),李嗣源第一次將這三個部門統一起來,任命張延朗為三司使,從此三司職權合而為一,成為了全國最高財政長官,並直接對皇帝負責。三司使因為掌握着全國的財政大權,所以地位非常高,成為朝中僅次於宰相和樞密使的要員,被稱為次相或亞相。
三司使的出現是五代官制的一項重大突破,其餘中央官員,基本沿用唐制。而在地方上,五代也基本沿用了唐朝制度,實行方鎮、州、縣三級管理制度,不再一一贅述,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軍隊系統。
五代軍隊主體可分為禁軍和地方軍兩類。地方軍是各地藩鎮統屬的軍隊,負有對外防禦及穩定地方的責任,也有協同禁軍作戰的義務。
不過由於唐末以來,節度使權力過大,地方軍隊都是由節度使招募而來,所以直接聽命於節度使。地方軍隊的統帥為節度使。下設押衙、虞候、兵馬使等將佐,
其規模大小取決於藩鎮的大小以及財力的強弱。五代中前期,藩鎮勢力極為強大。曾多次對中央構成威脅,到後晉年間。雖然也時有叛亂發生,但破壞程度開始減弱。而柴榮在高平大戰獲勝後,已經基本將這種形勢扭轉過來。
五代的禁軍系統要從後梁說起。朱溫篡唐時,雖然名義上兼領二十一道,但實際上歸他直屬的只有宣武(汴州)、宣義(滑州)、天平(鄆州)、護國(蒲州)四鎮兵馬,他就以這四鎮兵馬建立禁軍,最初稱「元從親軍」,並以元從都押衙劉鄩為都指揮使。其後隨着兵力增多。
朱溫因循唐制,於次年建立左右龍虎、左右羽林、左右神武、左右天興、左右廣勝、左右龍驤等軍,為六軍十二衛,以親王為軍使,以重臣張全義判六軍諸衛事。其中最為核心的那支「元從親軍」改稱為「侍衛親軍」,這是侍衛親軍在五代的第一次出現。
後梁禁軍中又分馬步軍,各設馬步軍都指揮使一名,也稱統軍。從統軍開始,向下為「廂、軍、指揮、都」等編制序列,如某統軍下分左右廂、某廂下分第幾軍。某軍下分若干指揮,某指揮下設若干都,到「都」這一級就是最低編制了。大約在一百人左右。當然也有特例,如南漢末年專為下海採珠而設立的「媚川都」,就有八千人的編制。
李存勖滅梁後,將崇政院撤消,建樞密院,主管軍國大事,但不統軍。軍隊的最高統帥仍為蕃漢馬步總管,此時該職由兼領幽州節度使的名將李存審擔任。侍衛親軍也被撤消,李存勖在原有親軍「帳前銀槍都」的基礎上自建「從馬直」作為天子親軍。但是到了李嗣源稱帝後。由於此前他已接任李存審為蕃漢馬步總管,所以在登基之後就撤消了這一官職。並在次年重設了侍衛親軍。此後侍衛親軍司就逐漸發展起來。
到了後晉年間,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被升為最高統兵官。統領全部禁軍,設都指揮使一名,下設副都指揮、都虞候各一名。侍衛親軍又分馬、步軍,建制與上級單位相同,下分左右廂,皆有軍號,廂下分軍,下分若干指揮、若干都。
到這個時候,侍衛親軍司已經成為了統領全國禁軍的正式機構,而且侍衛親軍的規模的擴大,已經開始擔負起更多的責任,不但要戍守京城、征討叛亂,甚至要出鎮地方,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也逐漸的加強了,而六軍諸衛制也因此正式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後漢年代較短,基本上因循晉制,當時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已身在顧命大臣之列,職權越來越重,那麼就有必要對這一機構進行制衡,所以到了後周年間,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禁軍系統,即「殿前司」。
關於殿前司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宋人葉夢得稱:「殿前軍起於周世宗」。這個說法顯然有誤,因為根據《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