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富貴 第22章 大秦國故事
酒菜上桌,歐陽修看見吳育和吳充兄弟過來,忙起身道:「春卿、沖卿,來,我們一起坐。許久不見,說些閒話!」
吳育帶着弟弟過來拱手:「如此,便就叨擾了。」
眾人落座,歐陽修把小廝喚來,又叫了兩個菜,吩咐速速上來。
吳育看着桌上兩個夾雜着肉的碧綠炒菜,忍不住搖了搖頭:「你們二人好大手筆!」
歐陽修夾了一口道:「無妨,今日我們吃君謨的請,哪日得了大注錢財,回請就是。」
幾個人一起笑着搖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得到大注錢財。蔡襄出身大族,又寫得一手好字,家底厚,又有外財,一起出來大多是他付錢。
飲了兩巡酒,歐陽修問吳育:「徐相公前幾日天章閣奏對,今日榜於朝堂。我們一起看了,着實覺得過於龐雜。當日是春卿所記,說說到底是如何個樣子,為我等解惑。」
吳育淡淡地道:「史官豈可漏事於外?永叔,你這話問得不妥。」
歐陽修忙道:「我非問徐相公何奏對,只是欲春卿解其中疑難而已。你與徐相公同榜進士,在側記事,就沒有問一問一些疑惑之處?」
吳育想了想,點點頭道:「那是有的。」
「如此就好!」歐陽修連連拱手。「拜相問政,古已有之。但如徐相公這般,從國之根本條列朝政者,實不多見。相公雖年少,行事一向穩重,似不該如此急也。」
吳育微微嘆了一口氣:「其間閒談,我也曾問過相公,如此立國之根本大政,是否過急?相公說了一個他在邕州時,聽海客談起的極其之地大秦國興亡之事,心有感悟。」
蔡襄插嘴:「這大秦國,史書有記。《後漢書、西域傳》雲,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只是離中原太遠,不知具體什麼樣子。」
吳育道:「相公言,這大秦國地方極是廣大,以海為內湖,人口眾多,極是繁庶。此國與漢朝一東一西,為極大之國。大秦國朝之末,有蠻族自北方來,猶中原之北的匈奴突厥之類。似此蠻族,自不是此等大國之敵,其國降伏,安置於邊塞之地。蠻族善苦戰不畏死,大秦漸以之為兵,年深日久,以之為將。不數百年,其國竟為蠻族所滅。」
歐陽修一愣,看了蔡襄一眼:「此非大唐故事也?極西之地也有?」
吳育點頭:「不錯,相公言,他初聽此話,也以為是比附大唐故事,海客編出來為談資。後來問過許多人,都言之鑿鑿,極西確有大秦國,確為蠻族所滅,才知真有此事。心中留意,每人徵詢,漸明其始末。後來守西北,滅党項,始悟此蠻族,實與中原之敵匈奴突厥之為一類也。居大漠之北,西域以西,逐水草而居,地方不知廣幾千里。遷徒流離於大草原上,萬里之遠來回縱橫。其間事情始末外人難以盡知,唯千百年,當其強盛,則南下搶掠各富庶之地。其一興而滅大秦,大漢獨逐之於外,漢人賴以存活。千年後,又當其興也,當謹慎防之。相公一道德,立制度,蓋防此患,為子孫計。別內外,外不施仁,蓋防漢人制度禮儀助其興旺。內施仁義,固根本。」
歐陽修聽了,不由笑道:「相公過慮了。大唐代隋,太宗時也有突厥犯長安故事。唐伏突厥,後雖有安史之亂,突厥已不足為禍。」
吳育搖了搖頭:「我也這樣問相公,唐已伏突厥,草原已不成禍,何慮之有。今日北敵除契丹,其種大者無非阻卜之類,望之不成氣候。本朝只要與契丹以強守和,自此後當不慮寇自北來。相公言,大秦之時,也曾伏蠻族,以之為兵,蠻族似亡。然不知何時北方游寇再次大至,而以蠻人為兵,平其叛亂之後,軍力早已不興,終無力回天。」
說到這裏,吳育嘆了口氣:「其間關鍵,以蠻人為兵,不知不覺間亡了自家軍制。蠻人叛起,雖然最終平息,軍力卻最終不能復整。蠻人再興,遂亡。」
蔡襄道:「相公此方,得非言禁軍耶?三衙禁軍,實不能戰,還是以蠻人為兵之禍!」
吳育點頭:「不錯,外不施仁,內理國政,重整軍力以備強敵!」
幾個人點了點頭,雖然都不信北邊會有徐平說的那樣大禍,但不管怎麼說,徐平給出了自己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的理由。以現在徐平威望,有理由,他們就不好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