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沉浮 第十二節魂牽夢繞的大陸
更新:01-28 04:19 作者:陽明山下 分類:軍事小說
日本,一個與中國隔海相望的島國。
如果用人來形容在古代這兩個國家的基本面貌的話,可以說一個是財大氣粗的地主,長期掌握着東亞最富裕的土地和最多的子民;一個是一窮二白的武士,長期住在破島上瞎折騰。
島上除了產點硫磺,其餘的啥都缺;天天住在火山下,地震海嘯經常光顧,吃也吃不飽;記得看過一部日本的大河劇:一位家臣浴血奮戰回到營帳,主公為了犒勞這位家臣吩咐侍從道:快,賞碗泡飯給他。換做中國將軍打完仗回來,那還得不大魚大肉的伺候着。如果日本將軍都只能吃碗泡飯的話,恐怕平頭百姓估計只能吃草根了。
一言以蔽之,古代日本是個不太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
熟話說,眼不見心不煩,但偏偏這兩個國家還得做鄰居,一做就是幾百上千年年。當中國有錢拳頭又硬的時候,日本就乘着小破船,冒着掉進海里餵鯊魚的危險來中國拜碼頭求賞賜,表示您是老大,是天下共主。這樣一來二去就造成了日本人極度缺乏安全感,也一直都在琢磨一個問題:為啥我們國家這麼寒磣,要啥啥沒有,再看看人家中國,我們啥時候也能像中國如此這般:
幅員萬里的國土,上千萬的子民,取之不盡的財富,用之不竭的資源和萬國來朝的威儀。
所以這個國家一旦內部安定團結,向心力就往外沖,衝擊着毗鄰的國家。首當其衝的就是朝鮮半島,然後就是中國。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日本人,換做任何人往日本地界一擱,都會萌生一個想法——殺出去!去獲得一個更好的生存空間。於是日本的獨特地理加上日本人一根筋的思維就決定了他們的使命——為更好的生存而擴張!
這是馬克思老人家所說的物質決定意識,雖然古代日本人沒有讀過馬列著作,但卻時刻都在身體力行着。
擴張的欲望在日本人心中埋下種子,逐漸生根發芽,最後長成參天大樹;它如同一個詛咒深深的烙在每個日本人心中,久久揮不去,忘不了。
早在唐朝時期,趁着朝鮮半島三國分立政權動盪,日本的天智女皇就派遣數萬將士渡海穿過對馬海峽將手伸到了朝鮮半島,後來還與百濟聯手對戰唐朝與新羅聯軍,可惜這些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倭人,並不是唐羅聯軍的對手,大敗於白江口。
雖然日本第一次擴張勢力就這麼撲街了,但是從那時起日本就開始鍥而不捨的向大陸進軍了
第二次就是明朝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這時日本剛剛結束了戰國時代。所謂戰國時代就是彈丸小國的日本分為六十六顆小彈丸相互廝殺的時期,後來佃農出身的豐臣秀吉用邊打邊拉的方法搞掂了各個諸侯(縣長鄉長)們,基本上統一了日本,自己也做上了關白(相當於丞相)。
自從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時常感覺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解決個縣長,攻打個縣城,怎麼能顯示出我的雄才偉略?小打小鬧不是我的風格,要玩就玩大的!
於是放出狂言:「在我生存之年,誓將唐之國土納入日本之版圖!」
唐國即是當時的明朝。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幹的。
從公元一五九二和一五九八年這幾年間,豐臣秀吉先後派遣了十五萬人兩次入侵朝鮮。朝鮮官軍每次面對海上來的敵軍基本上一邊倒,明朝萬曆皇帝都以保護小弟的理由出兵朝鮮抗倭。
經過七年抗戰,終於把日本人趕下海,豐臣秀吉也在戰爭中憂憤至死。
這一次征服大陸,對於日本來說就像一首歌唱得那樣:曾經握在手中卻還是最終流失於指縫——又落空。
第三次就是清朝末期的中日甲午戰爭,結果大家都耳熟能詳;這一次日本人終於把亞洲傳統老霸主中國從寶座上給踹下來了,自己趾高氣揚的做上了亞洲老大,一直坐到今天。此外可能是由於窮了上千年,被中國蔑視了上千年吧,日本在馬關條約中獅子大開口,向清政府索取的兩萬萬兩白銀以及遼東台灣澎湖列島領土等等。
窮瘋了,真的是窮瘋了。
最後一次就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的局部抗戰到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的全面抗戰,這一場戰爭日本先佔領了東北,華北,華中,華南以及沿海等地區。它幾千年來的夢想似乎終於實現了:亞洲已經臣服於大日本帝國腳下!很快世界也將臣服於大日本帝國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