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365黃金水道
「什麼,炸失落南京長江大橋!」何海峰看着林振華,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www.yibigЕ.com
這已經是林振華與謝悠善會談之後一個多月的事情了,這一個多月里,林振華一直忙忙叨叨地在各地奔波着,着手解決潯陽的水運交通問題。
工業成長離不開交通運輸的支持,從陸路條件來看,潯陽算不上一個交通便捷的地區。貫通南北的大京九鐵路要在幾年後才能通車,目前,潯陽只能通過一條南潯鐵路連接中國南方的工具大動脈——浙贛鐵路,運力相當有限。至於說到公路,就更不靠譜了,昔時全中國的公路品級都很是低,根本支撐不起海量運輸。更何況,公路的運輸本錢高得驚人,除非是高附加值的產品,否則光運費就能夠把你的競爭優勢完全消滅失落。
林振華選擇在潯陽建設漢華重工,看中的就是潯陽瀕臨長江的特點。長江是世界級的黃金水道,水量是萊茵河的6倍。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一條長江相當於17條京廣鐵路」的說。水運是所有運輸中本錢最低的,按綜合本錢計算,長江水運的成秘聞當鐵路的12,相當於公路的16。
另外,水運還有陸路運輸所無對比的一個優勢,那就是能夠運輸特大、特重的物品。如果要通過公路或者鐵路運輸一個1000噸重的部件,車輛、路面、橋樑承重能力等等,都是死結。但對水運來說,1000噸不過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情罷了。
隨着漢華重工的生產規模不竭擴大,林振華日益感覺到了長江水運帶來的便當。漢華的主打產品是化工機械和設備,那些重達幾十噸、直徑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大罐子,就是通過長江上的貨輪運輸出去,再漂洋過海,抵達亞非拉各國的目的地的。漢華家居公司的家電、自行車等產品,以及未來江實電的電冰箱等等,也都是裝入集裝箱,通過潯陽的港口外運的。
如今,除漢華重工之外,潯陽本地也在大力成長外向型工業,意在將潯陽建設成為一個外向型工業基地,而這就對潯陽的水運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潯陽市的各位領導,諸如洪予安、謝悠善等,也都是有經濟頭腦的,對長江水運這個問題,有着清晰的了解。眾人在一起商討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另外處所是「要想富,先修路」,而對潯陽甚至整個江南省而言,要想成長經濟,必須大力成長長江水運,並且將其延伸到省內的主要河流章江,這樣一來,全省中北部的經濟就能夠被全部帶活了。
這一段時間裏,林振華和謝悠善搭伴,忙活了兩件大事。一是敲定了潯陽港的擴建方案,包含建設一個5000噸級集裝箱泊位,預留後續建設新的大噸位泊位的空間。二是與位於長江口的上海港簽訂了一個江海轉運的協議,由潯陽港運出的集裝箱,先通過江輪運抵上海港,然後再移到遠洋海輪上,運往世界各國。
與上海港的聯絡,順利得異常。昔時浦東還沒有開發,長三角地區的外向型經濟遠不及珠三角,長江中游更是沒有幾多外貿企業,長江航運處於很是冷清的狀態。聽說潯陽方面希望與自己建立持久的江海轉運協議,上海港區的領導可以說是求之不得。林振華原來預想,對方最多願意和自己簽一個五年的協議,誰知對方一開口就承諾了20年的合作,價格方面也優惠得讓林振華都覺得欠好意思了。
作為一個從21世紀穿越回來的人,林振華清楚20年後長江上的運輸會忙碌到什麼水平,雖然他其實不知道屆時租用泊位、貨場之類的價格會漲到哪個水平,但他深信,上海港今天與他簽下的這份協議,在20年後,將被上海港的全體職員斥為「喪權辱國」。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裏,林振華聽到這樣的一個說,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的南京長江大橋,對長江這條黃金水道而言,恰似一把鐵鎖,死死地扼住了長江的咽喉,成為阻礙長江水運成長的重大瓶頸。
自武漢以下的長江主航道水深可達7米,平常可通行5000噸級的輪船,豐水期更是有可能通行萬噸海輪。然而,建成於1968年的南京長江大橋,淨空只有24米,在豐水期,別說萬噸輪,連3000噸級的輪船都無從橋下通過。結果,整個長江航運就被南京長江大橋分成了兩截。大橋以下可以走萬噸輪,大橋以上最多只能通行5000噸輪船。
別看輪船噸位的這一轉變,它致使了遠洋海輪無直接上溯到武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