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臣 第35章計定九里山
張玉伯與馬臻前腳離開,林縛便將劉庭州請來。
林縛也不將事情說透,他對董原總不至於毫無保留的信任,將底牌悉數告之,只說張玉伯獻詐降之策,陳韓三有將計就計、假戲真做的可能。但要解河淮危局,淮東也只能冒險一試,約定時日要董原從渦陽率兵北進睢陽、虞城,以限制後期燕胡有更多的兵馬從西線進入徐州附近。
劉庭州馬不停蹄的趕回渦陽,與董原見面,已是進入十月下旬的嚴寒季節。
聽得林縛欲行詐降誘敵之計,董原滿心疑惑,說道:「淮東每行奇策,看似險計,實際都有極大的勝算才會去做。這一趟,淮東揣着怎樣的心思,卻叫人怎麼也看不明白啊。」
董原出鎮淮西,也是初來乍到,再加上劉庭州聲望頗高,董原也事事願跟他商議。
「明曉得陳韓三有假戲真做的可能,還調淮陽鎮主力趕到徐州城去,會面臨給陳韓三及南下虜兵兩面夾擊的兇險,」肖魁安也蹙緊眉頭,疑惑不解的說道,「即使林淮東對淮陽鎮軍的戰力有信心,陳韓三見機不對,還能將南下虜兵迎入徐州城中,也足以叫淮東無計可施……」
劉庭州猜測道:「也許是林淮東認定陳韓三一定會投敵,但這時又苦於師出無名——與其拖到形勢崩潰之後,十數萬燕胡兵馬壓來再讓陳韓三順勢投敵,還不如這時候就迫使陳韓三投敵,讓形勢先分明起來。即使陳韓三見機不對,退守徐州城不出,形勢對淮東來說,也不能算最壞……」
這時候燕胡兵馬主力還給拖在東平一帶,離徐州有三百里的路程,一時無法南下。
燕胡兵馬暫時無法南下的主要原因,一個是因為魯國公梁成有兩三萬殘兵給圍困在東平,而梁成沖則率兵駐守濟寧,隨時打算去解東平之圍。再一個就是,濟南以西、以南地區,在過去數年時受戰事破壞,都沒能恢復生產,即便是地主、豪戶,也給流民軍犁了一遍又一遍,燕胡十數萬兵馬進入之後,無法從地方及時獲得充足的糧草補給。這就要求燕胡兵馬主力必需以濟南為中心,從燕薊等地轉輸大量糧秣軍械過來。
在東平等城沒有給拔除的情況下,燕胡兵馬主力暫時還不能南下。
在燕胡兵馬主力不能南下之際,迫使陳韓三公開投敵,淮東雖無望攻下重兵防守的徐州城,但可以先拔除徐州外圍的城寨,而不至於等到燕胡南徵兵馬主力過來之後,陷入徹底的被動之中。
董原手托着長出短須的下頷,說道:「劉大人所言,確實也應是淮東考慮的一個方面,但倘若淮陽鎮主力在徐州城下遭受重挫,哪怕是僅獲得險勝,對東線接下來的形勢,都是弊遠大於利——就東線形勢,要沒有七八成的把握,寧可徐州城失去,也不應該拿花了兩年心思、投入大量資源構造的淮陽防線去冒險。」
淮泗形勢要害在徐州、門戶在徐州,徐州的地形重要,自不用多說。但徐州為陳韓三所掌握,而以淮東敵視,這是淮東經營淮泗防線所一直都面對的現實。故而這兩三年來,淮東着重加強徐州南面的淮陽、睢寧、宿豫等城,還在睢寧與淮陽之間,在汴水西岸增築了一座堅城,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徐州在地形上對淮泗地區的壓制。
形勢如此危急,林縛棄數年努力不用,明明沒有多大的把握,還要冒險去奪徐州城,自然叫董原百思不解。
劉庭州又說道:「林淮東以派兵進駐下邳為條件,與陳韓三約定詐降為計誘敵深入的策略,也有可能林縛在派兵進駐下邳之後就按兵不動……」
「這也有可能,但最終讓陳韓三將徐州獻給燕虜,淮東即便多得一座下邳城,未必就能佔到多少便宜!」所謂「以正合、以奇勝」,淮東沒有到山窮水盡之時,董原不會輕易相信有高宗庭輔佐的林縛會拿整個淮泗防線的安危,去搏一個五成勝算不到、奪取徐州的機會。
董原將案頭堆着的地圖展開,拿淮東所產的炭筆,在下邳的方位畫上標識,自言自語道:「淮東派兵進駐下邳,袁立山派偏師來取徐州,就只能走西線接近徐州城。這徐州城以西或西北,並沒有特別利於以少勝多的地形啊!」
徐州西臨汴水、泗水從其北面、東面流過,西邊有九里山、泉山等低矮山嶺,多在數十丈到百餘丈之間。河流入冬就會逐漸封凍,而數座山嶺雖在平坦的河淮平原顯得頗為高峻,但山勢侷促,遠遠談不上鎖咽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