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大唐 第五七九章 驚鳥
隴右軍河西軍大敗於石堡城,十五萬大軍損失過半,王忠嗣在李光弼和五百親衛的保護下逃得性命。斷後的哥舒翰受傷多處,但憑藉着他的寶馬座騎得以幸運逃回碎石山大營。戰敗的消息傳到長安,玄宗拍案大驚,久久無語。
十天後,關於戰事的敗因調查有了初步的結果,董延光上奏朝廷詳述了戰事的過程,稱王忠嗣怠慢戰機,不與脅從,孤軍冒進不按照事前約定好的計劃行事。從而導致被吐蕃人抓到機會各個擊破。也導致了自己的攻城方略無法實施,不得不避免損失立刻撤軍。
李林甫和楊國忠拿着這封奏摺進言玄宗,玄宗正處於盛怒之下,下旨革王忠嗣一切職務,停職待查。其所領三節度使的職務分別由他人兼代。命哥舒翰為隴右代節度使,命李光弼為河西代節度使,命張齊丘為朔方節度使。一夜之間,王忠嗣從雲端摔落地獄,往昔的榮耀一掃而空,成為大唐的罪人。
不久後,哥舒翰李光弼聯名上奏為王忠嗣開脫,太子李亨也求見玄宗,請玄宗念及王忠嗣往日之功,給予從輕發落。玄宗的火氣也正慢慢的消退,對王忠嗣的態度慢慢的發生了轉變,而且還召見了王忠嗣一次。很多人都以為陛下將會重新啟用王忠嗣,寬恕他的罪責,畢竟王忠嗣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重臣,邊鎮少不了他坐鎮。只有他的威望能夠震懾突厥契丹之敵。
然而不久後一份來自濟陽別駕魏林的奏摺卻讓此事風雲突變。魏林幾年前在朔方節度所轄的朔州任朔州刺使之職,當時和任朔方節度使的王忠嗣交往甚多。魏林得知王忠嗣這次蹊蹺的兵敗後聯想起當年王忠嗣和他說過的話來,並將這些話密奏政事堂。
&年我和忠王在宮中一起長大,忠王為人敦厚仁義,將來必是個明君。若說我王忠嗣這一生只會對一人效忠的話,這個人便是忠王。」
這是魏林奏摺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可謂大逆不道,而且裏邊包涵的含義頗深。當李林甫將這封密奏呈遞給玄宗之後,玄宗立刻便聯想到此次戰敗的蹊蹺之處,以及之前王忠嗣一直遲遲不肯進攻石堡城並且寫奏摺諷刺自己好大喜功的事情來。
越是這麼想,便越是疑竇重重。越是懷疑王忠嗣有問題便越覺得他一定有問題。王忠嗣如此公開的表示他只效忠太子,難道說這次戰敗是他故意為之?故意不願意讓自己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吐蕃臣服之景?
對這些事玄宗絲毫不手軟,當即下令將王忠嗣交於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會審,嚴查王忠嗣背後的圖謀。可憐王忠嗣剛剛看到了冒頭的希望,被這一悶棍又打入深淵之中。
這一次涉及的事情更為嚴重,一些為王忠嗣鳴不平並且在玄宗面前求情的人再也不敢說話了。這件事很容易便有謀逆之嫌,誰也不敢惹火上身。唯一還特地趕到京城為王忠嗣求情,以性命擔保王忠嗣對陛下忠心不二的人便是哥舒翰了。這個胡人出身的大唐將領的表現反倒比正宗的唐人有骨氣的多,據說在宮中追在玄宗的身邊連續幾天的求情,最後終於讓玄宗稍稍鬆了口。不久後王忠嗣被貶為漢陽太守,永遠的離開了京城。
正月以來,朝中圍繞着王忠嗣一案鬧得沸沸揚揚。王忠嗣固然滿腹的冤枉數不出,但有一個人比王忠嗣更為惱火,那便是太子李亨了。當王忠嗣再一次深陷魏林密奏之中時,李亨也無法為王忠嗣去求情了,因為魏林密奏的王忠嗣的言論里涉及的當事人正是自己。在這個時候,李亨絕不能多說一句話,因為父皇的目光正灼灼盯着自己,稍微言行不當都會產生毀滅性的後果。
李亨心中之怒可想而知,一切仿佛是歷史的重演,當年皇甫惟明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今天又輪到了王忠嗣了。自己身邊的臂膀一個個的被斬斷,徹骨之痛令人難以形容。而且讓李亨恨的咬牙切齒的是,皇甫惟明和王忠嗣的事情都是同一個人所為,李林甫兩次以同樣的手段讓父皇親手斬斷了自己的臂膀,將自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李亨恨不得將李林甫碎屍萬段,方解心中之恨。
很明顯,那魏林早不跳出來晚不跳出來,偏偏這時候跳出來寫了這封奏摺,那一定是安排好的。李林甫老奸巨猾,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手段讓事情變得萬劫不復。這一切都是他精心設計精心安排的結果,自己又一次在和他的爭鬥中完敗了。
格調陰鬱的少陽院裏,李亨徹夜難眠,一夜一夜的坐在床上難以睡着。每有風吹草動,他便緊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