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四世 第兩百六十六章 國際形勢

更新:10-14 06:26 作者:季敏傑 分類:軍事小說

    在亞歷山大進攻印度的時候,黑海北岸的局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博斯普魯斯王國斯帕爾多科斯家族的老國王帕里薩德斯病死於公元前311年,與歷史上一樣,王位傳到了其長子薩提洛斯二世手中,很快其二王子埃梅羅斯和三王子普里坦尼斯便逃出潘提卡彭並藉由王子身份拉起一支由斯基泰人組成的叛軍。而剛繼任的國王沒有坐以待斃,他也組織了一支斯基泰、色雷斯、希臘僱傭兵組成的大軍,跨過刻赤海峽,向叛亂的兩個弟弟所在地前進。

    王軍越過塔特斯河紮營,而叛軍自然傾巢出動進攻王軍,二者在此爆發了一次大規模會戰,最終和歷史上一樣,在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戰鬥之後,王軍取得了勝利,兩位王子躲入了錫拉西亞城內。

    英勇而倒霉的薩提洛斯二世還是在一次圍城中身受重傷,被護送回城市法那戈利亞。在他奄奄一息之際,原本被軟禁在潘提卡彭的軍官斐利略脫離舒服脫離束縛發動政變,聯合狄奧多西亞的守軍和新招募的斯基泰人軍團很快便控制了刻赤半島。而位於東部草原上的王軍因為群龍無首退入法那戈利亞城內。

    埃梅羅斯和普里坦尼斯趁機反攻,一連攻陷巴塔戈爾基匹亞並自稱共為博斯普魯斯的國王。同年,斐利略運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很快平定了法那戈利亞及其周邊地區。在公元前310年初,斐利略軍圍困巴塔和戈爾基匹亞兩座敵城,由於兩個城市缺乏糧草和各種物資,最終逼得埃梅羅斯和普里坦尼斯不得不投降,之後二者被關押於潘提卡彭的監獄,不久便陸續被去世。


    前310年秋,在亞歷山大回到巴比倫沒多久,斐利略便正式成為博斯普魯斯國王,史稱斐利略一世。至此,博斯普魯斯王國的斯帕爾多科斯王朝結束,斐利略王朝開始。短短的二十來年,這位傳奇人物就從跟隨大帝征服世界的大將到遣返回鄉的棄子,又到博斯普魯斯王國的僱傭軍,進而成為了城主,最後因緣際會之下成了博斯普魯斯王國的新王,終於登上了至高的政治舞台。接下來,他將對周圍勢力進行逐步蠶食,成為黑海的霸主。

    在諸多古意大利民族中,埃特魯里亞人在早期就具備高度發達的文明,他們是唯一熱衷於海外貿易的意大利民族。埃特魯里亞人這個民族最終形成於維拉諾瓦時代早期主要是採煤和冶金,卡厄勒、塔克文尼擅長制陶;位於南部和北部的內陸地區植被密集,主要從事農業,其中部分地區十分落後中心的一部分地區也出現了明顯的城市化傾向,例如公元前7和前6世紀出現的城市雛形。在沿海聚落中,當地國王或所謂的僭主憑藉經濟霸權控制着所在地區。在內陸,對氏族的忠誠維繫着貴族政體的存在,構成了內陸政權結構的特徵。

    從公元前8世紀晚期約公約前700年開始,埃特魯里亞歷史的真實性便可以從書寫材料中得到證實。這些材料用埃特魯里亞獨有的拼音字母)寫成。

    埃特魯里亞豐盈的自然資源和中歐地區,並跨過亞得里亞海直接同希臘人進行貿易。

    在失去對羅馬、拉提烏姆和坎帕尼亞的控制後,卡厄勒、塔克文尼和沃伊德等南部埃特魯里亞城市的政治、經濟霸權也隨之喪失。另一方面,博洛尼亞開始崛起。此外,位於台伯河與克拉尼斯河谷沿線,以農業為基礎的城市和經由陸路通往北方的城市出現了新興的鄉村貴族階層,這一階層又重新對人口更為稀薄的內陸地區充滿了興趣,如托斯卡納,這次戰爭被稱為羅馬征服世界大業的一個堅定步伐,按照傳統說法,此次戰爭打得異常艱苦,羅馬大軍包圍維愛長達10年之久,最後終於攻克維愛。破城後羅馬解除了北方的威脅,攫取了大量財富,並控制了台伯河流域和它右岸的廣大地區,軍事實力迅速增強。城中居民均被賣為奴隸,土地併入羅馬,成為羅馬的四個農村部落。

    維愛戰爭在羅馬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標誌着羅馬軍事擴張時代的來臨,是羅馬邁向世界頂尖強國道路上的第一個腳印。羅馬不僅剷除了其北方的勁敵迫使埃特魯利亞人從此一蹶不振,而且威懾了充滿敵意的一些拉丁城邦;此外,維愛戰爭期間羅馬拉丁同盟諸城協同作戰,取得了對東部山區部落埃奎人、皮西尼亞人、薩賓人和沃爾西人的勝利。



  
相關:    絕世兵王  滅運圖錄  我的神差大人  異世界迷宮的蒼藍召喚師  
下面更火
搜"亞歷山大四世"
360搜"亞歷山大四世"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