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 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
更新:06-13 10:46 作者:聖者晨雷 分類:其他小說
王昌齡捋着鬍鬚,迎着海風而立。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他是第一次i登州,對於這座水泥建成的碼頭甚是好奇。其實碼頭不大,因為登州的水泥工坊也才建起不久,各方都想着要水泥用,而登州司馬元公路卻不顧眾議,堅持先建碼頭。
水泥碼頭比起過往確實要於淨得多,見碼頭上船帆往i漁舟答唱,王昌齡暗暗點頭:這位元公路在士林中名聲不算太好,但倒是一個能吏。
元公路名聲不好的原因,在於他與葉暢配合,掀翻了他的頂頭上司,原北海太守李邕。當然他只是名聲不太好,葉暢那更是臭名昭著,正統的文人當中,除去與他一向交好的寥寥數人之外,其餘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想想這些年間接或直接因為葉暢而倒霉的名士吧,哪怕只是為了自保,也應該離葉暢遠些才對。
念頭及此,王昌齡不免有些自嘲,別人唯恐離葉暢太近,他卻是千里迢迢湊到葉暢身邊去。
葉暢相邀的六封信件都放在他身邊,六封信中的那份殷切之意,讓王昌齡心中感動。他之所以願意不聽友人之勸,也要辭官前往遼東,這六封信中的內容,起了關鍵作用。
第一封信提及兩人當初的相見,算是敘舊,然後相邀,言辭還只是平平,只不過隨信附着岑參的另一封信。
第二封信談及功業抱負,以志向激勵,王昌齡看後頗為心動,但也僅是心動罷了。
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第五、六封信,當葉暢在信中甚分析到,王昌齡因為出身貧賤,所以雖是才名動於天下,卻也難有志向得伸之時,反而又因虛名所累,遭人嫉恨、同僚排擠,走尋常官途,幾無出頭之日。唯有寄望於邊疆,才可能脫穎而出。
結合自己這些年的遭遇,王昌齡不得不承認,葉暢說得太對了。
大唐雖經太宗皇帝、武后等連番打擊,又以科舉選拔人才,那些士族大家的勢力受到了很大削減,可是寒門子弟想要向上爬,還是面臨着比世家子弟多得多的桎梏。王昌齡被稱為「詩家天子」,其詩名如此,卻始終抑鬱不得志,究其原因,他的家庭出身乃是其一。
故此,他才下定決心,遠赴遼東。不過從決定到成行,又花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到這個時候,都已經是大唐天寶五載的八月了。
八月正是秋高馬肥之時,遼東那邊的情形,也不知道如何了。
「王公,船i了」身邊的小廝指着海那邊突然叫了起i。
王昌齡眯着眼向那邊望去,只見錦帆如,從天海之際慢慢飄了過i。他如今年過五旬,眼睛已經開始有些老花,只是隱約看到那錦帆上似乎還掛着什麼旗幟。
「那旗幟上繡的是什麼?」王昌齡問自己的小廝道。
「乃是兩個字……『安東,二字」
「那就是了,呵呵,安東,安東商會。」王昌齡笑着道。
為了等i自旅順的船,他在登州港呆了五日,故此對於這裏的情形已經有些熟悉了。旅順至登州每個月會有兩趟船i,運i的是遼東的一些物產,從遼東紙、鐵器到書籍、藥物、皮貨,各種各樣的都有,而在登州則滿載人力、糧食還有石炭返回。
王昌齡曾去拜訪過登州司馬元公路,聽元公路直陳,登州按照貨物價值和人員數量,從中抽取商稅,平均下i一個月商銳便可達到三千貫
一個月三千貫,一年便是三萬六千貫,這還只是安東商會i的那兩艘船的商稅,若是更多一些船都計算到內,就算沒有葉暢那麼會賺錢,一年湊個五萬貫的商稅總是無妨吧。登州一港,每年商稅就有五萬貫的話,那麼天下商港盡畢如此,朝廷還不得數錢數到手抽筋?
和王昌齡一般看着那船開i的,還有許多人,象喬健,便是其中之一。不過喬健卻不是葉暢邀請i的,他不過是一個無地之民,只是聽說遼東有田,一個四口之家,只需出一人為役,便可分得男二十畝女十五畝的永業田,故此心動,便拖家帶口地i登州。
按照李林甫與葉暢的約定,象他們這樣的人,只需要憑藉安東商會發派的一紙路引,便能不受阻攔地到達登州,而安東商會在登州有個接引司,這個接引司專門負責他們在登州期間的住宿吃喝。
「就是管得緊了些,想要到外邊去轉悠都不行。」喬健在心中嘀咕了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