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 第三百五十章
<=""></> 十個小時後初步統計結果才被送到軍團指揮部,大小口徑火炮550門,配套炮彈十萬發左右;槍支五萬支,彈藥五百多萬發;汽車250輛,油料一萬噸;糧食三十萬噸左右;其餘各種物資不計其數,難以在短時間內統計完成。
呂奉估計,這批物資不但可以節省華國大量運力,還能讓河東訊軍團保持高強度作戰一個月左右,可以說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一筆繳獲<="l">。劉在世堅持要求利用這筆物資再擴軍十萬人,金鐘虢對此沒有反對,但要求組建新軍團後由他親自指揮,所有組建事宜都由他負責。
雖然很不願意,但劉在世手裏確實沒有其他軍事人才,而且華*官團對此也很支持,只能無奈的同意。金鐘虢軍團組建後,雖然沒有多少戰鬥力,但可以對戰場形成良好的補充,此人手裏有大量中低級軍官,更可以從河東訊軍團和姜席間軍團抽調,形成新軍團的骨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初步戰鬥力並投入戰場。
再快新軍團也得幾個月後才能建成,現階段還得靠三個軍團的兵力部署戰鬥。不過朝軍手裏有一副好牌,切斷仁川到漢城的補給線後,韓軍不僅失去後後勤來源,西側還受到朝軍的巨大威脅。
漢城孤立於漢江平原之上,四周無險可守,面對朝軍的包圍態勢,韓軍高層和日軍軍官產生了不同意見。
日軍軍官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放棄漢城,大軍撤退到南部、東部山區,以釜山和大邱為中心,利用山地地形抵擋朝軍,而且還可以利用釜山港重新獲得後勤通道。
這個計劃一旦實施,朝軍將非常難受。韓軍撤退後兵力收縮在大邱和釜山周圍,兵力密度更大,山地地形使他們防守非常有利。半島東南方優良港口眾多。美日可以通過任意港口運送補給物資,後勤無憂。而朝軍將不得不面對後勤運輸線被大大拉長、攻堅複雜地形上的陣地等巨大的麻煩。到時候戰爭勝負實在很難預料。一旦韓軍喘過氣來,發動大規模的反擊,疲憊不堪的朝軍將難以抵擋。
只是大韓銘國總統魯武宣大人的中二病又犯,他堅決不同意撤離漢城,用他的話說就是「漢城是國家的都城,是大韓銘國人民抵抗的象徵,自己作為總統,要和漢城共存亡!」
真實的原因當然不會如此大義凜然。一個成熟的政客,絕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性命,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權力,他可以出賣自己的老娘,也可以出賣自己的國家。魯武宣就是一名成熟的政客,他在意的是自己的權力,他所有的基礎都在漢城,丟掉漢城,就意味着丟掉了所有的權力。如果離開漢城抵達大邱或者釜山,他就會立刻被當地勢力取代。大總統當然也當不成了,甚至自己的生命都會受到威脅,東南部當地勢力對待政敵不會手軟。放在自己身上也會讓政敵在人世間蒸發。
韓軍高層爭執不下,朝軍指揮呂奉也敏銳的發現了問題,朝軍必須在韓軍撤退之前將漢城徹底包圍!
高層立即被召集,在劉在世的主持下商討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戰鬥。
「我建議立刻開始總攻,由李光竹軍團負責主攻,河東訊軍團牽制攻擊,一舉攻破漢城,防止敵人撤退到東南部山區。」呂奉介紹了戰場局勢和擔心的問題後,共和國總統劉在世迫不及待的發言。他現在急切的需穩固自己的勢力、加強自己的威望,之前屬於劉在世一系的李光竹軍團進攻失敗。第二次戰役時金鐘虢一系的河東訊軍團反而取得大勝,再加上即將組建的金鐘虢軍團。這些對劉在世來說是重大的打擊,必須儘快挽回。而攻破漢城就是最好的機會,可以完全抹除之前失敗帶來的陰影。
「我不同意,李光竹軍團在第一次戰役時損失慘重,裏面補充的新兵太多。不如由河東訊軍團負責主攻,漢城西側的防守相對薄弱,河東訊軍團又經歷大戰、經驗豐富、士氣高昂,而且補給充足,再加上仁川繳獲的五百多門火炮,火力優勢更加明顯。相比之下,河東訊軍團更適合主攻!」金鐘虢說道,他的話得到了眾多高級將領和華*官的認同,從軍事角度看,確實是河東訊軍團更適合。
「要不這樣,李光竹軍團和河東訊軍團同時進攻。」局勢對劉在世不利,他只能後退一步,這樣就要看雙方誰能先攻入漢城,或者叫賭一把<="l">。
「誰都不擔任主攻,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