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第七百零二章 啟東2
二月二,龍抬頭。
當我在臨沂城主持完近年的開耕典禮之後。作為淮鎮的第四號人物,青州守捉使趙隆,終於也從南邊回來了。
這樣,淮東五大巨頭的基本格局,就又填補上了一環。
二號人物辛稼軒已經被奪情放假,回廣府去準備結婚了,屆時作為大舅子和當事人,兼帶統籌協調,軍隊與政務方面的陸務觀,也少不得要回去一趟。
這樣淮東的上層權力體系,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某種空檔,剩下一個副使王貴畢竟是典型的武將出身,對於政務方面基本是敬謝不敏。除了自己熟悉的領域外,也很少在其他方面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萬一我真的需要去安東走一趟的話,他起碼是個臨時接替坐鎮後方軍中的人選。
不過,
他這一次從淮南回來之後,除了帶來後續簽訂的一攬子私下協議之外,還帶來了一個重要的訊息。
江南四起的叛亂烽火,已經被國朝掌握的海量人力和物力投入下,已經宣告紛紛覆滅而逐漸消停下來,就連那些鬧得最起勁大雲教餘孽的叛亂,也被僅僅圍困和壓制在閩地一隅。
所謂國朝大梁的歷史底蘊,以及認真重視起來的政權機器能量,由此可見一斑。
是以,國朝有餘力抽出手來,充實和加強到中線和西線的戰場中去。因此,江寧行台和大本營在開春之後,正在醞釀正一番大動作。
比如,有人提出計劃,在南方軍隊比較適宜的春夏期間發動攻勢,以求重新將中部和西部的戰線,推回到北邊去各道去。
而作為其中重要的策應和牽制攻勢的需要。淮南方面也在抹兵利馬、操武整訓,還從淮南當地的流民中募兵補員,大量屯積糧草和其他物資,而在驟增的需求之下,也加大了與淮東方面的各種交流互利。
但在這個節骨眼上,
淮南到的軍前,卻突然出現了一股子要換帥的傳聞。說是寧總管在外為帥時間已經夠久了。本來要按國朝慣例,將其轉入樞密院資序,成為常值四方的樞密副使、知事之一。
只是因為危急關頭的權益需要,才被繼續留任了下來力挽狂瀾。現在淮南的局面已經穩定了,兵備也大致重整補足,作為東南路的總帥,也已經到了該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據趙隆接觸的那些關係猜測,這似乎還與朝中分裂沒多久,新老北人派系的黨爭有關的。
作為僅次於參事府總綱大將軍孫靜邦之下,新北黨的次席人物,東南招討行司兼行營總管寧沖玄,無疑也是新北黨人在軍中級別最高的方面大員。這一次就不免成為了朝爭之中的眾矢之的。
而理由也很簡單也很有力,他已經獨攬東南方面的軍權太久了,培養的下屬和門人故舊是一批又一批。就算是正常的左遷到,其他戰區和行司去,只怕也沒有足夠級別來安置他,反倒是對於勞苦功高之士的折辱。
因此,按照朝中的那些言論,正所謂是功高不賞,非君臣相得的長久之計,是該把機會讓給別人,而在更重要的位置上發揮作用了。
而這背後,除了嚴重削弱的老北黨人之後,似乎還有其他勢力做為推手和助力。
據我所知,作為國中兩大主流派系之一的所謂東進派,本身就是一個以北人黨為核心,類似主張而相對鬆散的地域聯盟。
而在在投入無數人力物力和多年準備的北伐全面失利,新北、老北當任的嚴重內訌和削弱之後,這個聯盟就幾近四分五裂不復舊觀了。
於是,這就給了朝中那些一直以來處以下風的保守派、穩健派,甚至是被壓制下去主張西拓的勢力,在朝堂中乘機逐漸捲土重來,甚至反攻倒算的機會。
只是因為監國在江寧的一力堅持,而半退養半坐鎮國中的大相國,也始終站在這個立場上繼續為北進的策略背書,這才將他們這些異見和雜音給壓制住。
但這一次,似乎後方的廣府朝中,有些壓制不住的局面和勢了。這對我在廣府地方的本家勢力,也有不少牽連和後續影響的。
話說回來,因為這個傳言實在是有板有眼的並非空穴來風。
故而,淮南軍前不免有些人心浮動起來。趙隆也不得不多花了點時間和精力,和東南行司下的那些統制、守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