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網老婆 第141章 看樓爬死蟲
「你婆在家務大棚菜呢,我在城裏當工頭,順便管兒子上學!」
面對一個30來歲的人,自己不得不叫「爺爺」,這實在讓人夠鬱悶的。不過這就是輩份,相信家在農村的人應該能夠感覺到那份親情。
「爺,那你這邊有多少倖存者,我的飛機後面拖了根繩,拽過來粗繩子,人都能一起走!」
說到這兒,郭震北回味了一下,發現自己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眼下這座繩橋搭在高層上面,恐怕會先救那邊的人離開,然後才幫得上他的親戚。
「也不多,整個樓上大概有個15~6個人,只不過我按你們說的前兩天觀察了一下,這附近的樓上可能還有活人。雖然這樓不像其他小區,樓底下有防盜門,不過你知道這老小區裏的人心齊。」
這倒不假,老小區裏的人住的密集,而且作為老舊的小區,多數都是農村或者山裏的人,來陪孩子上學的家族。山里或者農村的學,在城市進程之,大批的學失去了教師或者被撤併。所有農村的孩子們上學,也就不得不到城裏來。
而且還沒有失去鄉村那份純樸的人,在這兒還能夠如同鄉村里那樣親熱的交流。而不像富豪小區里一樣,那兒的住家戶之間並沒有多少交流。當然那得排除掉商人與官員們的交流,像是楊燕姿又或者說淘寶客顧正宏,他們就不認識幾個人。
聽着自己年輕的爺爺崔寶樂的介紹,郭震北聽出來了。這個小區裏的倖存者,多數都是12歲以上的孩子。鄉村里讀完小學的孩子們,還沒有沾染上更多城市裏孩子的壞習慣。例如說上吧,又或者說做其他的事情。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幾年初,足以使孩子們改變。尤其是許多進城讓學生的孩子,因為對於城市某些習慣的沾染,而喪失了曾經優異的學習成績,最後不得不泯然眾人矣!
「爺,那就說咱這院裏的活人,多數都是娃們家?」
「唉,還都是11~12歲的小娃。還不懂得胡跑,放學就回家寫作業。要是大了,誰還管得住!北娃,咱還是到我屋裏去說,這樓頂上凍的!」
所謂的「北娃」,這是一種習慣性的暱稱。就好像賈平凹先生,也有諸如「平娃」之類的暱稱一樣。
「呃,不了吧,我今天還有活。得要到那邊樓上去。爺,你幫我把繩拽過來。我得上那邊樓上去,另外就是這飛機,還得好好固定一下。這傢伙輕的很,一陣風就吹跑了!」
雖然這是讓人擔心的事情,事實上也不如何讓人擔心。因為此刻線繩上連接着等程度的尼龍繩,最後才會拽過來粗繩。當形成繩橋之後,那麼這天空對於郭震北而言,也算是某種坦途。
「那行,你忙你的,我這邊還算安全,不要你操心!」
這大概算是郭震北此行最大的收穫,與所有的親戚一樣,大家都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多的麻煩,同時又都會盡力幫助自己家人。尤其是在這滅世的災難來臨時,這樣一種親情就更容易建立起相對牢固的群體。
「也許是國人從古到今經受的災難太多,所有才會有了這樣的親情關係。畢竟無論什麼樣的災難面前,有這一層關係,就很容易聚集起來一個群體。在災難之,群體的承受能力永遠也比個人強!」
親情,甚至於超越許多事物的親情,在國是一種特殊的化,它同樣構成了國化底蘊的一部分。甚至在國,當漢奸也許不重要,但倘若被整個親族拋棄,那絕對會造成最慘重的損失。
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這似乎影響了明的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同樣導致炎黃子孫這個群體,在一場場滅絕式的災難之,能夠挺過來並延續下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層面。
「這個北娃的本事還大得很,這麼就敢爬上去!」
崔寶樂協助郭震北固定了飛機,也拉來了粗繩,當看着郭震北開始順着那條從小高層上一直垂下來的粗繩爬上去的時候,他由衷的感覺到能夠攀上郭震北這門親戚,是他最好的際遇。
「我看過去那些稱呼都讓人疏遠了,不然的話……」
是啊,細論起來郭震北是他孫子輩的人,但那無疑會拉遠兩人的距離,本着最淳樸的打算,崔寶樂可不願意再延續下去。那對於自己的未來,不是什麼好事。
對此,郭震北並沒有多想,他只是努力的,讓自己的身體保持着平衡,並順着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