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再續 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
更新時間:2012-12-27
自穿越以後,或者說自進入河東軍一來,李曜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會出使揚州。也許是因為前世被史書「毒害」,李曜的主要目光一直在朱溫身上,梁晉爭霸嘛。除了朱溫之外,其次也就是朝廷、關中及河北諸鎮,餘外基本沒有進入過李曜的關注範圍。
不過接到李克用的這封信函之後,李曜卻忽然想到,既然我已經決定朝着不使五代十國出現這個理想邁進了,那又怎麼能只考慮朱溫和北方局勢呢?誠然,如果能擺平朱溫,擺平北方,南方基本上應該出不了太大的亂子,尤其是如果能夠在擺平北方之後,如曹操那般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以唐末南方的割據力量的強弱來說,應該可以避免他們獨立建國,割裂九州。
不過凡事都有萬一,自己雖然是穿越客,也未見得就能事事順心,萬一要是一時搞不定朱梁,拖到楊行密被封吳王之時,南方就差不多要定型了,那樣的話即便朱梁最終仍如歷史上一般「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十幾年就衰亡掉,可那時候的南方卻也就不好辦了。
或許,這次出使淮揚,也是一次機會。李曜暗暗想着。
「楊廬州此人,襲吉先生可知其過往?可否為某細說一番,也好知己知彼?」李曜忽然出聲朝李襲吉問道。所謂楊廬州,是因為楊行密乃是廬州人,時下有這般稱呼的習慣。
李襲吉微微一笑:「楊廬州一統淮揚,擒殺孫儒,挫敗朱溫,乃是當世名帥(這個帥指節帥),某豈敢不知其過往?」
李曜心中滿意,暗道:「正好,你對楊行密的了解未見得全面,我從史書中讀到的那個楊行密,也未必全面,但你我的了解加起來,總能把此人的面目看清個七七八八。我既然要出使揚州,聯繫楊行密與我河東共抗朱溫,總不能不對楊行密這個人有細緻的了解,要不然怎麼按他的性子來設計此行的做派、說辭?」
當下他便笑道:「早知襲吉先生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如此就有勞先生講解了。」
唐時的秀才,可不比後來明清時屬於「低級學歷」,唐朝要考個秀才,難到曾經一次科舉考完,居然一個都沒考上,甚至惹得李世民發怒,再後來……朝廷乾脆取消了秀才科,可即便取消,他們也堅持不降低其難度。因此這「秀才」二字不是亂用的,考秀才的難度之大,在當今之世簡直不好類比了。
果然,李襲吉一聽這樣的讚譽,連忙欠身拱手道:「不敢不敢,襲吉愚鈍,豈敢當秀才之稱,萬萬不敢。」
李曜其實也是一時失言,忘了此秀才非彼秀才,當下笑了笑,擺手示意李襲吉可以解說楊行密了。
李襲吉正一正臉色,道:「楊廬州字化源,本名行愍,廬州合肥人,生於大中六年……」
李曜默默的聽着,發現李襲吉所言與史書記載的相差不大。楊行密是廬州(今安徽合肥)人,生於唐宣宗李忱大中六年(852年),很巧合的是,他與出生在碭山的朱溫同歲。楊行密這個人,和同時期的許多開國帝王一樣,都是無產階級出身。出身底層的人在這個時代有兩種選擇,要麼人窮志短,要麼窮且益堅,很顯然,楊行密屬於後者。
楊行密二十歲的時候,天下已然大亂,軍閥混亂不已,社會動盪不堪。這個時候的楊行密初出江湖,要地位沒地位,要名聲沒名聲,一時沒混出頭面,只好干起偷竊的無本買賣。可惜小楊同學手技不精,被官府給捕拿到了,送到刺史大人鄭棨那裏。鄭棨一看楊行密這塊頭:好傢夥,壯如猛虎啊。
鄭棨甚奇之,大呼:「好漢!看你不是個庸才,是個幹大事的料子,何必做賊?現在天下大亂,本官給你一條生路,快去干點正事謀生吧!」居然就這麼莫名其妙的把楊行密放了。
這件事告訴我們:在古代譬如魏晉、唐朝,有一副好模樣是絕對很重要的,比我們現在還要重要得多。這個時代的人帥不帥不僅關係到女人對你的態度,居然還關係到素不相識的男人對你的態度,可見不是開玩笑的。
結果不久後,鄭棨在當地徵兵,楊行密覺得這位老闆不錯,於是參了軍。
如果想在江湖上混出個模樣,就得有一技之長,這一點古今一致。而楊行密有兩樣本事:力大可舉百斤之物,而且長於步行,一日能行三百多里。既然有這等本事,何愁混不出頭?如果放到現在,楊行密可以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