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二〇〇章 苗女
閩西以及周邊的粵北、桂北、贛南地區,是各民族聚居地,周圍的漢族人也就是客家人,經常會跟少數民族因為爭奪土地、礦產和糧食發生紛爭。閩西和閩南地區的客家人之所以大規模修築土樓,主要便是為防備南方各少數民族。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暴元統治後,推行「內中國而外夷狄」的觀念,把少數民族視為「禽獸」、「犬羊」、「豺狼」,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根據「內中國而外夷狄」之說,明太祖認為少數民族只能「以小事大」,接受朝廷的統治,「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御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否則,讓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就會釀成風俗禮制的「禍亂」。他說:「夷狄之禍中國,其來久矣。歷觀前代受其罷弊,遭其困辱,深有可恥」。
此後,明成祖也持這種觀點,說「夷狄之為中國患,其來久矣。《書》雲『夷狄猾夏』,《詩》稱『戎狄是膺』。歷漢及唐,至於有宋,其禍甚矣。」他訓誡子孫,曾採摘「古聖嘉言」輯為《聖學心法》,書中即收錄漢代魯恭「戎狄者,四方之異氣也,與鳥獸無別」、宋代歐陽修「先王肇分九州,制定五服,必內諸侯而外四夷」之類的言論,表明他完全贊同並堅持這種大漢族主義民族觀。
明朝前期,在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治理中,大明朝廷形成了先北後南的定製,也就是對北方民族以嚴密防禦為主,對南方各族則以安撫居多,實行剿撫兼施的策略,但在天順年間後,一直到如今的弘治年間,朝廷的政策變成了對南方民族實行以剿為主的政策。
這主要是英宗復辟後。繼續寵幸宦官,政治上較為黑暗。同時由於官員大多不願意到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擔任官職,願意赴任的抱着撈一筆就走的心思,瞞着朝廷橫徵暴斂,導致周邊********持續激化,反抗頻頻,湖廣、貴州、兩廣等地少數民族不斷掀起較大規模的聯合反抗戰爭,使得朝廷應接不暇,不得不頻頻調集大軍對各族起義隊伍發起大規模的征繳。
除了討伐叛亂外,朝廷對那些規模不大但不聽撫諭的少數民族。也採取武力鎮壓的方針,天順、成化、景泰乃至弘治初年,閩西周邊大小戰事不斷。
近來的戰事是貴州都勻地區的爛土諸苗不滿朝廷發動叛亂,朝廷以副都御史鄧廷瓚和總兵鎮遠侯顧溥率師圍剿。
有戰事就會有輸贏,有輸贏就會有戰利品。通常那些少數民族戰敗被俘的男人,會被充作苦力販賣到礦山等地。而其女人,尤其是那些年輕漂亮的,有專門的人牙子運到各處販賣,為朝廷換回錢財。
但因為這些女人通常被認為是蠻夷。語言不通,就算再漂亮有錢人也不敢隨便往家裏領。買回去逃了還不算什麼,要是出現什麼欺主或者是殺人、放火、投毒之事,那就跟他們買回去的初衷相違了。
經過蘇通鼓動。一眾士子血氣方剛,都有意去見識一下南蠻女人,於是相約同去。
沈永卓卻猶豫不決,他惦記老娘的話出來看看就得回家。現在一行要去看什麼南蠻女人,他一點兒興趣都欠奉。
&弟,要不……我先回去。你跟他們看完自己回家?」
沈永卓左右為難,王氏雖然在外人面前偏向兒子,但背地裏卻對他極為嚴厲,回去晚了說不定會挨一頓棍棒。
沈溪實在沒辦法,只得點頭同意,問清楚沈永卓是否認得回去的路後,才跟他分開。
等沈永卓走了,蘇通過來打趣:「沈老弟,我看你那兄長,整就是個書呆子,你們倆走在一起,我倒覺得你是大哥。」
沈溪啞然失笑,蘇通這話雖然是在誇他,但卻貶低了沈永卓。砸斷骨頭連着筋,在外邊,沈家人畢竟是一體的,他可不好搭腔。
一行讀書人,浩浩蕩蕩到了城南的騾馬市,就見市場中有個顯眼的地方,一群人正圍着看。
平常買賣人口,人牙子都得偷偷摸摸,畢竟依照《大明律·刑律·盜賊》規定:「略人」賣為奴婢不分首犯、從犯,都處杖一百、流三千里;略人為妻妾子孫的,處杖一百、徒三年。這也就意味着,與唐宋等朝代相比,明朝法律對人口買賣的懲戒力度大為不足,只有因掠賣而傷人者才會被絞,殺人者才會被斬。
但由於普遍的窮困與社會的兩極分化,有明一代人口買賣現象極其普遍,法律的規定形同虛設,很多時候都有法不依,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