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風雨 13節 朝鮮事變-鐵血之仇
更新最快的小說網,無彈窗!
朴一志就着多青一聲輕喝,趁勢雙膝一軟,解下腰刀放在一旁並跪在昭顯世子李溰的面前,顫聲道:「末將朴一志參見世子殿下。」
「朴將軍何必那麼見外呢,說起來朴將軍是我朝鮮的忠臣良將,到此何必客氣呢!……來,快請坐下來,這兒暖和。」
昭顯世子李溰早已經知道,面前這個朴一志卻是漢城防軍的統帥,只要把他握在手中,這漢城的一大半就已經落在了他的手中。所以一見朴一志跪在地下,他忙伸出手攙起朴一志,嘴裏自然更是大加恭維,就些漢城防軍的統領朴一志被清軍的攻擊力一嚇,再為李溰傾心收買,立即就倒戈投降。
李淏自然並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此刻他全心全意的領着人黃土鋪路,淨水灑道迎接自己的兄長歸來。雖然兄弟之間十年未見,他以為那份血脈相通自然不會輕易割捨。至於說到王位的爭奪,於此他倒沒有那麼多心思。
此刻他滿心歡喜的歡迎自己的兄長,希望兄長回來主持大局,好有一日可率大軍恢復中華,為大明的復甦進朝鮮李氏應盡之力。至於他為何會心懷中原戰事,簡單來說兩個原因:一報恩,二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至於臣伏滿清對於這自認為身屬「小中華」的他來說無異於認賊作父之舉。
至於安排朴一志前往清營稿軍,順便探聽虛實,無非是防患於未燃罷了。然而,在他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已經成為了同胞兄長昭顯世子李溰的眼中之釘肉中之刺。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很快所謂的吉時臨近。漢城之中歡迎的鞭炮聲和鼓樂聲齊齊響起,穿戴一新的李淏來到父親面前,請仁祖大王李倧主持祭於祀地,然hòu 出城恭迎接「胡皇」使者入城。
可是當他來到父親歇息的慶熙宮會祥殿內之時,所見到的情景使他一愣。不過他很快意識到,父親已經下了某種決斷。
仁宗皇帝一身光鮮皇袍看上去有些臃腫,臉上泛着一層不健康的潮紅,表情嚴厲。
而他的面前直挺挺的跪着自己最小的同胞兄龍城大君李滾,他是一千禁軍的領軍首領。他所率禁軍裝備優良,馬披皮甲,人着鱗衣,長弓、倭刀、長槍無一不備,全部騎兵的禁軍也是朝鮮軍中實力最強的軍隊,是兄弟二人耗費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一支勁旅。
「鳳林大君聽旨!」他才向前走進,忽然聽到父親仁祖大王李倧大喝一聲。忙恭敬的跪在地下,行了大禮道:「兒臣李淏接旨。」
「……着鳳林大君與龍城大君李滾即刻率全部禁軍前往釜山公幹,一切行止均依秘旨行事,即刻起兵不得遲誤,欽此。」
鳳林大君李淏和龍城大君李滾立即應到「兒臣接旨,依旨行事!」
隨着吉時已到,接旨的隊伍,裝扮一新吹吹打打的向城外行去。隊伍中間,是仁祖李倧乘坐的暖轎,身後跟着的是徒步行進了文武百官。
防軍將領朴一志已經安排心腹手下在昭顯世子及清廷使臣多青進城的道路之上,好在有人襲擊之時加以保護。防軍官兵一個個着堅執銳於防區來回巡邏,足可見朴一志對於昭顯世子的一番「忠心」。而更多的士兵以保護迎接清使的隊伍為名,跟在後面。
轎內的仁祖李倧隨着隊伍的行進,臉色越發顯得隨郁。父親去迎接兒子,雖然名義是迎接清廷前來宣旨的欽差,實際是向他一件宣bù 一件鐵一般的事實,王位將要移交給昭顯世子李溰,否則清廷不會讓他的生命再繼續下去。
然而,仁祖大王李倧卻是個進行守朝鮮內鬥的君王。天啟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朝鮮發生宮廷政變。西人黨的李貴、李适、金自點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黨勢力的協助下,召集軍隊在綾陽君的別墅內會合,打入慶雲宮,發動宮廷政變。三月十三日晨,綾陽君李倧即位於慶雲宮之別堂。是為李朝仁祖。仁祖即位後,光海君的親信——大北派的李爾瞻、鄭仁弘等被賜死,光海君和家人被流放到喬桐島。
他心中稍有悲哀,看來這黨爭及兄弟鬩牆之事又要在他的眼前暴發,怎能不讓他心如刀攪?只是時機不能再等,要知道以八旗精兵攻擊漢城實在不算是一件如何費力的事情,只要那個仵逆子進了漢城一切都就完了。
此刻他已經下定決心,定不受此恥辱,即使了結殘生亦在所不惜。心中欣慰的是,自己最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