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你的記憶 十二永無島
這個太平洋北部的小島曾經或許有個不太引人注意的官方名字,也曾經或許有些逃避世俗的人或是原始人在這裏居住過,但現在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最初來到這個小島上時,這裏是沒有人居住的,甚至除了鳥類,這裏都沒有什麼動物,現在這裏生活的人們稱這個島為永無島。
永無島的名字就是來自蘇格蘭的那個童話,可是這個永無島卻沒有《彼得潘》描寫的那樣神秘而美麗,更沒有茂密的叢林和勃勃生機,來這裏的人雖然不是彼得潘綜合症患者,但他們都自嘲是「不願長大的孩子」,因為他們大多都是拒絕記憶存儲的「落後者」,這倒真的有點像是一群不願長大的孩子。
其實這個小島並不太適合人類居住,有十幾公傾的樣子,石頭較多,所以不像其它太平洋小島那樣植被豐茂,小島的形狀像個大滑梯,幾乎三面是懸崖,好在這種形狀能擋住大部分的海風,最可憐的是這裏不但遠離大陸,而且沒有淡水。
近些年來島上生活的人,為了儘量保護和節省島上僅有的一些樹木,房屋多是依靠散落在島上的大石而建,就算將房屋建在那片小樹林裏,也絕不砍伐樹木,而只是用一些樹枝來搭建。
永無島雖然遠離塵世,但在這裏生活的人們並沒有完全與內陸失去聯繫,他們不是簡單地回歸,不是為了遠離主流社會去過刀耕火種的生活,相反,這裏的人們很多都是社會的精英,他們在島上不但建造了先進的海水淨化系統,還建造了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系統,並且島上的農業種植技術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太陽能、雨水收集系統、海水淨化設備、先進的小型農場、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小型海上運輸器、原始的無線電發射和接收設備以及先進的通訊設備在這裏都不陌生。
雖然這裏並不落後,但這裏的人們離不開每日勞作,他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習慣。閒暇時,一些人會聚在一起探討交流人文、科技、藝術等的一些問題,當然也會彈一些樂器,唱一曲老歌。
因為欲求不高,所以這裏才會顯得很安逸富足,可對於內陸的人們來說,這種生活何止是清苦。
這裏雖然也能收到衛星視頻節目,但年輕人看電視是有限制的,因為來這裏生活的人就是要遠離內陸文明的影響,網絡和通訊設備的使用也只限於成人或是孩子們在成人監督的情況下使用,因為公共媒體的影響力太強了,它們很會潛移默化地左右大部分人的思想。
在這裏,人們沒有等級制度,來去也自由,但所有破壞島嶼和諧的人,都將被驅逐,這裏的人們分工也是自覺的,大部分物品都是公用,私有化很低,食物和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是放到統一的地方,誰都可以隨時去取來用。
島上的人們不時會將種植的產品和一些海洋產品,還有一些小工藝品運到大陸上賣掉,再買回來必需品,當然也要交付一些通訊和網絡服務使用費,有時也會帶去不想再在島上生活的人或是帶來想要來島上生活的人。
不過自何農帶兒子和女兒來之後,已經有很多人離開了,來的人卻很少,最後一個來島上生活的人,大概是半年前的事了吧。
現在島上一百零九人,在這個世界上沒多少人關注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島,就算歸屬國也是睜隻眼閉隻眼,最多收點稅了事,不久後世界的大統一,這裏就幾乎徹底被人忘記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這裏離內陸太遠,也非要塞,就算戰爭,想來在如此發達的科技的環境下發生的戰爭,這個小小島嶼的戰略意義也基本是零。
島上有很多大科學家,也許是完全出於自己無法遏制的喜好,也會經常搞一些發明,他們的這些發明,大多是在島上使用,有的也會賣到其它地方,有時他們也會接手一些島外的研究課題,以換取一些物資。
在這裏有很多包括科學家在內的各領域名人,但他們都是很輕利的,不然他們就不會來這裏了,在城市裏,他們會得到比這裏強上百倍的生活條件,被人敬重也會多出不止百倍。
這裏有放棄優越條件和巨大財富的的名人,也有像何農這樣走投無路的可憐蟲,但在這裏,所有人的身份僅僅是島民而已。
這裏有很多科學家,還有相對大陸人來說很神秘的生活,也就有了一些關於島上有神奇武器的傳聞,當然也有一些其它的傳聞,不過都是很稀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