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去做地主婆 第四十五章驚朝堂小劉哥歸家
(請記得收藏)熙寧八年,十月末的朝堂上熱鬧非凡,是年二十七歲的皇帝不時的掐掐眉頭,看着一旁明顯情緒不好的丞相王安石,再看吵翻天的大臣們,只得嘆口氣,自從提議編制蕃兵後,朝堂上這樣的狀況就不時生。www.yibigЕ.com\\
「眾位愛卿,我記得越州知州趙大人曾上書說吳越將逢饑荒,現今如何?」皇帝想先撇開這個令人煩惱的編制問題,卻又突然想起另一件讓他憂心的事,不由坐正身子,打斷正激烈爭吵的眾臣。
聽到皇帝的問話,大殿裏一時間有些安靜,不少目光都悄悄的掃過面色嚴肅的丞相大人,自從熙寧三年被貶之後,曾經的鐵面御史閱道大人已經五年沒有進過京城了,算起來,如今的他已經是個六十七歲的老人了。
「陛下,臣正有本奏,越州知州趙拚私征錢糧囤積,致使吳越之地糧價飛漲,無視青苗之法。」丞相王安石出列道,他的情緒有些激動,已經五十四歲的他經過去年的罷相事件,再次出現在朝堂上,顯得老了很多。
朝堂上一片低語聲,想當年時任參知政事的趙大人,力排眾議推舉牛脾氣的王安石為相,不料轉眼之間二人卻翻臉成仇,原因就是因為「青苗法」,隨着司馬光大人辭樞密副使而去,趙大人也上書請辭,皇帝肯留不得,只得將其貶往杭州,自此在外歷次專任,再未入朝。
二次為相的王安石也是十分的着急,他一生的抱負就是強國富民,卻遲遲不得實現,去年只得負氣而去,耐不過皇帝的懇求再次入朝,更覺艱難,最讓他憂心的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的小皇帝,也開始對他有些敷衍,這種情況下,誰要動他的新法半點,就怪不得他王安石給誰急。
如今朝堂中站的多數是王安石的派系,一時間除了嗡嗡的低聲交談,並無人出列說話。
皇帝心裏嘆了口氣,下意識的避開了王安石咄咄的目光,問道:「可真有此事?」
就在這時,翰林侍讀學士沈括邁步而出,他剛剛出使契丹歸來,並如同以往奉上一本遊記,其中詳記了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上報與朝廷,讓小皇帝甚為歡喜。
「陛下,吳越之災的確屬實,臣曾派人查看,因今夏久旱,吳越之地糧食減產已成大勢,偏又遇上稻瘟之災,趙大人此舉極為明智。」沈括朗朗說道。
皇帝為解了趙拚的難舒了口氣,聽到災情屬實,又憂心忡忡,說道:「如此國庫應當撥糧賑災。」
沈括再次一躬身道:「陛下無須憂心,臣尚未說完,幸得一人治得稻瘟,吳越除了因旱災所造成的減產之外,並無再大損失。」
不僅皇帝,所有大臣聽了紛紛來了興趣,而這時大臣們也想起自己先前收到的各種奏章,記起了四五地的知州所說的同一個人名,於是紛紛上奏。
「劉彥章?」皇帝來了興趣,他是一個心懷壯志,又憂國憂民的年輕人,最期待的就是富國強民,所以對王安石極力推崇百般愛護,只不過去年鄭俠事件帶給他極大地陰影,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力排眾議推行的富國強民的新法,帶來的確是一場慘不忍睹的流民圖,這對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此時再聽到旱災饑荒,皇帝的忍不住又要長聲哀嘆,莫非上天真的在懲罰他強變祖宗之法?而這個治好稻瘟的劉彥章的突然出現,讓皇帝心中一亮,也許上天並沒有要斷了他生路。
「此人可是吳越老農?」皇帝問道。
「回陛下,據趙大人描述,此人是個年方十六的少年,而且,是北方人氏。」一位大臣回答,他在接到一封上書時,並不在意,以為又是這些地方官員在胡吹亂奏,但隨着書信的增多,說的都是同一個人,尤其是連嚴謹的趙大人都寫了奏摺,稱此是我大宋之福,要求皇帝嘉獎這個年輕人,他才不得不信了。
「十六歲!」皇帝驚訝的說,他幾乎從龍椅上站起來,「一個生在北方的少年?他是誰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如此厲害,他的家人豈不更甚?」
「陛下,成安縣令朱文清報,劉彥章就是他縣十方村人,家中有老母妻子,並報呈今年他們家種的水稻畝產八石。」翰林學士鄧綰忙出列回道,他已經很久沒在朝堂上說話了,皇帝已經很明顯的表明不喜歡他,而那個拗相公卻從不為他說半句好話,枉費自己為了他彈劾呂惠卿才被眾人視為牆頭草而不齒。
鄧綰時刻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