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遺憾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更新:04-10 14:49 作者:朕御山河 分類:軍事小說
烽火台主要是用來傳遞情報的,同時,還兼有防禦的作用,在整個長城上,烽火台是防禦力最高的部分,可以為防守此處的士兵提供強大的防禦力,從而保護士兵的安全。隨夢小說網 www.suimeng.co
「夫人見過烽火台燃起煙火的樣子嗎?」
李安開口問道。
這個場景,李安是沒有見過,或者,只是在後世的電視劇里看過,而李寒露長期生活在長城北面,或許她看到過也不定。
「自然是見過的,十多年前,我與父親南下的時候,只要靠近長城,就會有烽火燃起,那煙火可真是夠大的,隔着幾十里都能看到。」
李寒露開口道。
她所的南下,自然就是南下到大唐的境內來搶劫財物了,少數民族在草原上生活的很苦,遇到沒有糧食的時候,就只能南下劫掠了,而他們南下所要面對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長城了,所以,經常性的無功而返。
「經常看到烽火,看來夫人以前沒少到大唐打劫啊!收穫如何,是不是每次都滿載而歸?」
李安笑着問道。
李寒露笑着搖頭道:「大唐強盛,我們部落哪裏會有太多的機會,多數情況就是見好就收,甚至什麼都得不到,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它幹什麼。」
李安笑了笑,沒有繼續下去,不過,烽火台的情況,李安還是很清楚的,按照後世對文獻材料的記載,長城沿線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
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台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置的烽火台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台與王朝中央聯繫,還有一組烽火台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繫。
之前的歷史文獻丟失的比較多,就以大明朝的制度來舉例,比如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一百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五百人左右;一千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在五十千米的長城沿線上,共發現烽火台八十餘座,間隔距離平均約三千米,最遠的不超過五千米。
大明朝擁有大量的火炮,所以,除了放煙霧之外,還會用鳴炮的方式來傳遞情報,在大明朝之前的朝代,肯定就不是這種情況了,在沒有炮的情況下,就只能採取白放煙,晚上點火的辦法了。
其實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是一種比長城出現還要早的防禦建築,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的則只有觀察作用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十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五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長城並不是胡亂建造的,而是要根據地形進行建造,利用險要的地形來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也就是所謂的『因地形,用險制塞。』這個原則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肯定了它,接着司馬遷又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後世的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着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然屏障,真可以是巧奪工。
「夫人,你知道中原人為什麼要修築長城嗎?」
李安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