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嬋心 第一章得玉
早春三月,婺州城外,芷江兩岸,枯葉落盡的護堤樹,光禿禿的枝椏在冷冽的晨風中抖擻精神,甩去霜冷寒意猶存的積雪,枝頭悄然萌發嫩綠的芽苗。
暖意融融的春日,江水拍岸,濁浪滾滾,百舸爭流,千帆如雲,仿佛河心洲翔集的飛鳥,歡快地前來覓食。偌大的碼頭區生意興盛,諸多商家主事喜笑顏開,貓冬閒了幾個月的幫工和跑腿再次忙活地團團亂轉。
城北長春觀,繚繞香爐的煙龍往復穿梭,每一個顆粒似乎都寄託信民的祈願,隨升騰的煙氣穿過無形的阻隔,投入冥冥中某位神祇的福地。
祈福還願的香客如流,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走,在香爐、油缸、祠奉箱之間打轉,唯有一個豆蔻年華的素衣少女,在祠位前的軟墊上長跪默祈。
雙手合掌,兩眼緊閉,眉頭鎖着一絲抹不去的愁緒,讓人望之忍不住心生憐惜,她便是城中有名的海商鄧元博的獨女,名月嬋。
年前,老父在城中連雲軒宴會多年故交,孰料不到,歸家途中,遇驚馬不慎落水,竟然一病不起。昏沉多日,時醒時睡,鄧家請遍城中良醫,都束手無策。
眼見老父日益消瘦,姨娘們竟日長吁短嘆,暗中垂淚,鄧月嬋心裏煩悶,又無人可以傾訴,便由家僕帶路,前往祈福祝願極為靈驗的長春觀,為父親祈祝。
秉着心誠則靈的念頭,鄧月嬋佔住祠位前當中的錦墩,默默念誦禱言,恍惚間過了大半個時辰。
期間,有位儀態雍容的貴婦前來還願,身邊幾個健婦候了許久,也不見少女起身,便想上前「勸離」,好騰出位置讓自家主母入座,誰知鄧月嬋為表誠意,久久不肯起身,就忍不住捋起袖子準備動手。
神祠之地,豈容造次,那位孺人伸手輕按,徑直上前就着鋪展好的錦墩跪坐。耳邊聽到少女的喃喃低語,儘是祝願父親早日病體安康的禱言,不由地為她孝心感動,懷着同樣目的而來,貴婦心頭一軟,便不再介意原本屬於自己的位置被少女佔去。
久跪腳麻,鄧月嬋畢竟養尊處優慣了,誠心已表,誠意已至,就想起身找祝師捐些香油錢,請一本祠典回去供奉,增添老父的福壽。
剛剛起身,頓覺雙腿針扎似的酸麻,忍不住又跪倒在地,冷眼旁觀她許久的幾個健婦,捂住嘴巴淺笑,也不發出聲音,沒有露了痕跡,倒是無人察覺。
少女咬着牙,掙紮起身,雙手揉着腿腳,活絡氣血,過了一會才稍有好轉,情知周圍許多人看着,不想丟了鄧家的臉面,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外走。家僕連忙過來,簇擁着她避開閒雜人等,前往祝師所在的後堂。
孺人睜開眼睛,掃視跟隨自己多年的健婦,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此行狀有種種失禮之處,便冷哼一聲,頓時叫她們噤如寒蟬。
「去打聽一下,是誰家的孝女。」
貴婦身邊服侍多年的聽用,慣看主母的眼色,眼眉通挑,極會做人,忙不迭地張羅人手,隨後自己也一同離去,落足心力。
鄧月嬋由家僕丫鬟伴隨,穿過朱漆迴廊,面前是鬱鬱蔥蔥叢林,最深處,吐露蒼翠芽苗的枝葉,掩映着樸實無華的後堂,環境極為清幽,雜亂的人聲,喧囂的人氣,似乎都被阻擋在外。
年過五旬的祝師,方才替一位青年士子行祓禊之術,拔災除厄後,精神爽利的年輕人,爽快地從腰囊里掏出十幾塊切琢過的美玉,幽綠的翡翠,鴉白的玉髓,月牙石英,虎紋瑪瑙等物件。
祝師見過不少大場面,如此豐厚的贈禮,還是初次,心裏有些震驚,卻掩飾地極好,不動聲色地收下,許是用了咒術,神色有些疲倦,青年士子不敢叨擾,便拱手揖禮作別。
老人家也不在意,揮了揮手,權作回禮,就着後堂正門前的竹墊坐下,休養虛耗過多的精神。
鄧月嬋瞧着青年士子和伴遊迎面而來,謙讓着站在石子路一旁,稍微低頭避免與陌生人對視,待他們從容過去,卻有些疑惑,望着體態輕盈的伴遊背影,馨香隱隱,夾雜着女兒家的味道,叫她有些奇怪。
『女扮男裝的閨秀,還是傳說中不讓鬚眉的江湖女俠,間或有之。』
滿臉疲態的祝師,還在閉目養神,鄧月嬋不想現在過去打擾,圖惹人厭,就在竹林里候着,僕從都是家裏的老人,都隨她心意,丫鬟掀開一張折凳,上面鋪上錦緞軟墊,稍微整理後扶着自家小姐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