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霸王孫策 104、銅礦和鑄錢
更新:08-10 00:17 作者:張良字子房 分類:軍事小說
readx; 離開廬陵縣,孫策一行人又往南昌縣而去.
一路之上,華歆說不鬱悶是假的。去了一趟廬陵縣,回來之後,結果半個豫章郡就不歸自己管了。
可華歆還不敢露出絲毫不滿之意,不僅不敢,還要高高興興的接受。
不過官場之人也都是做戲做慣了的,華歆如此表現,反而讓孫策更加高看一番。
豫章郡即使被析置鄱陽郡和廬陵郡之後,依舊是孫策治下數一數二的大郡,而且農業發達,礦產豐富。
尤其是豫章郡內的銅礦山,更是對孫策至關重要。
前面說過,孫策擴編禁軍,就需要大筆的錢財,因而開發銅礦鑄錢就是唯一的選擇。
好在豫章郡內,南昌縣附近的綠銅礦山是已經開發過很多年的地方,有熟練的工人、完備的設施,孫策接手後,很快便恢復了生產,而且礦石的產量很快便超過了銅陵鎮。
《漢書》中曾經記載:「然其居國以銅鹽故,百姓無賦。卒踐更,輒予平賈。歲時存問茂材,賞賜閭里,它郡國吏欲來捕亡人者,頌共禁不與。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
這說的是吳王劉濞之所以能夠發動叛亂,其原因在於吳國豐富的銅鹽資源,以至於吳王劉濞極為富裕,得郡國民心極甚。
9月20日,孫策一行,終於到達了南昌縣。
南昌縣附近,便是軍山湖和撫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密集,農業極為發達。
這一帶,孫策推廣的並不是一麥一稻的種植制度,而是一年兩稻,一年兩收。也就是說,這裏種植的是雙季稻。
雙季稻在中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
最早見於公元前3世紀,《山海經》中的記載。
水稻畝產本就高於小麥,種植雙季稻要比一麥一稻的產量更大,當然這也和豫章郡相對偏南的地理位置有關,氣候條件更適合種植雙季稻。
孫策視察過南昌縣附近的稻田之後,便在華歆等人的引領下,前往綠銅礦山視察。
豫章郡也就是後世的江西省,江西銅礦資源之富,居全國之首。
南昌縣城以東,武夷山脈以西,也就是廣義上的綠銅礦山區。整個地區分佈着大量的銅礦。
有了產量不低的銅礦,想要將銅礦轉化為可以實際的財富,就要鑄錢。
光武帝建武初年,官府下達了禁止私鑄銅錢的禁令,東漢時期的文獻中基本也上不見有關於私鑄貨幣的記載。建武十六年,東漢朝廷恢復鑄行五銖錢,一直到今天,百姓之中通用的也是傳承了數百年的五銖錢、獻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
然而,董卓的這道命令,實際上對於天下的影響並不大,主要影響的是洛陽一代。其時天下已亂,在董卓的控制範圍之外,已經沒有多少人聽從其命令了。
值得注意的是,東漢時期的貨幣鑄造,中央只是作宏觀調控,具體的鑄造是由地方郡縣來實施的。
因此,如今孫策自己鑄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沒有任何難度。
一來,銅礦的產量足夠多,豫章的銅礦加上銅陵的銅礦,完全能夠滿足孫策治下的錢幣需求。
二來,由於東漢時期,地方郡縣自行鑄造錢幣,因此錢範的問題也不需要考慮。
當然,問題也是有的。
自桓靈以來,物價上漲,貨幣貶值,五銖錢製造粗劣。
建武五銖錢,也就是光武帝時期鑄造的錢幣,錢徑2.6公分左右,重量約為3克,銅略帶紅色,鑄造精緻,銨面平整,都有外廓,錢文清晰,筆畫較細。
此後,錢幣的鑄造逐步下降,多不足3克,但仍沿用建武錢範。
自桓帝時期開始,五銖錢的質量開始迅速下降。字跡淺而不顯,筆劃粗,肉麵多瘢疵,重在2.5g左右。
而靈帝建寧後最為盛行的,剪輪五銖更是極為惡劣。錢的外廓被剪去,只剩下內圈,有些錢文各剩半個字。
此後、挺環五銖、四出五銖、董卓小錢,均粗劣不堪。
如今的問題是,孫策該使用哪種錢範來鑄錢。
出於本心,孫策當然希望用建武錢範來鑄錢,並希望銅錢的標準達到建武五銖。
可是,孫策治下十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