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 三四四節 天兵
兵貴神速,程咬金得到號令的時候,立即點齊人馬兵出洛口,趕赴北邙山阻敵。
連綿的的北邙山和蜿蜒的洛水夾出東都到洛口的通道,偃師盤踞之間,扼守住要道。
偃師夾在北邙山和洛水之間,如算距離,當稍近洛口一些。所以東都就算先出兵,可李密早就算準距離,知道程咬金雖是後發,但是也能在偃師北的北邙山攔截。
李密卻親自率兵沿洛水而上,卻是準備趕在偃師城南的開闊地和蕭布衣交戰。他率精銳之兵,當求痛擊蕭布衣之軍。如今蕭布衣勢頭正銳,東都交口稱頌,若能大敗蕭布衣,挫東都的士氣,正是圍攻東都的大好時機。
微風吹拂,馬蹄急勁,李密連夜行軍,到達偃師之南的時候,已是清晨。可他沒有半絲的疲倦,望着隊伍絲毫不亂,心中升起傲然之意,眼下的瓦崗軍早就今非昔比,經他整頓,戰鬥力早已成倍的上升。
眼下他親率的精騎兵就有八千來人,加上步兵兩萬攻擊蕭布衣,不信蕭布衣能夠阻擋的住。
這八千精騎號稱內軍,在李密眼中,足可以當百萬雄兵。如今中原缺馬,他卻能培養出諾大的騎兵戰團,也是足以自傲。
只是到了偃師南之時,城頭官兵早早的驚醒,見到諾大的陣仗,都是不由自主抓起手中的長槍,嚴陣以待。
如今虎牢裴仁基已投靠了瓦崗軍,卻把洛陽東側的偃師大城推到戰線最前。可見到來犯之賊竟然以騎兵為主,守城的兵士都是稍微舒了口氣。
無論騎兵再猛,攻城也是絕無可能。守城的兵士早就經驗老道,明白這些人多半又是去奔東都。
這些日子來,偃師城外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兵馬,讓守城兵士看盡興衰。心中雖是茫然,卻還是拼死守城,只是具體為了哪個,卻是茫然不知。
偃師本來一直都是監門府將軍龐玉把守,不過當初龐玉、裴仁基前往下邳勸降裴行儼之時。龐玉被裴行儼戳死。偃師亦是大城,戰略要地,河陽都尉獨孤武都素有威名。所以一直調他前來守城。
獨孤武都為人謹慎。一直閉城不出,虎牢、偃師、東都都是極為堅固,李密這久一座城池都是沒有攻打下來。若非裴仁基投降,端是面子掃地。
本來虎牢投降,偃師也堅持不了多久,可兵士都聽說蕭布衣掌權,不由又是士氣大振,覺得有了希望,畢竟這些人的家眷很多尚在東都。
漠然的望着騎兵從城南衝過,轉瞬是如潮的步兵。然後是押運輜重糧草地兵士路過,卻沒有任何人想出城去攔。陡然間聽到北邙山的方向廝殺聲洞天,灰塵竄起老高,化作了濃雲,所有的城兵都是奇怪,不知道那裏又是何人在交戰?
李密臨洛水勒馬,眼中卻有了一絲疑惑之意。他感覺已經有了不對。如果按照軍情稟告,蕭布衣急行軍此刻應該離偃師不遠。可現在只聞河水淙淙,微風吹拂,己方馬蹄不安的踩着碎石道路,可前方卻沒有任何大軍前來的跡象。
雙方急行對攻,他知道憑藉八千騎兵,不須下營,只憑這處開闊地勢就可以沖蕭布衣大軍個落花流水,只是敵軍為何不到?
扭頭向北邙山地方向望過去,只見到塵煙四起,半空都被染成褐土之色,李密心思飛轉,只是在想,蕭布衣現在到底在哪裏?天,程咬金帶精兵趕赴到北邙山的時候,只見到遠處塵土遮雲蔽日,氣勢洶洶。
張鎮周大軍算是如約而至!甚至比李密、程咬金等人算計的要快上一些。
程咬金見到遠方地塵煙不由暗自心驚,他跟隨張須陀多年,也多少懂得一些望塵之法,遠方蹄聲雖是急勁,可塵煙並不雜亂,顯示領軍之人高超地行軍本領。
大隋這些老將都是身經百戰,張須陀、楊義臣、張鎮周等人深得行軍用兵之法,程咬金見到敵軍要近,心中湧起振奮。
他從不畏戰,跟隨張須陀多年,再艱苦的戰役也是經過,李密把阻擊張鎮周的任務交給他,讓單雄信和王伯當為副手,就是代表對他極大地信任,他力求一戰成名,奠定在瓦崗的地位。
軍令迅即的傳達下去,程咬金已率兵士馳上一處高坡,暫設指揮之所,命兩萬兵士依據北邙山雁翅排開,呈完美的弧形,這種陣型攻擊力比方陣稍遜,但是彈性十足,可靈活多變。正前方以兩千騎兵衝鋒,由李密手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