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大明 第507章風捲殘雲
嚴格的說起來,朱顯波派兵瓜分印度大陸是被奧朗則布逼的,如果他不私底下和荷蘭人交好,不組織當地印度土王反明,朱顯波甚至會幫助他統一印度大陸。全\本/小\說/網就像波斯那樣,他們只需要給大明的海上行動特提供方便就好了,可惜奧朗則布不是阿拔斯。
要知道大明需要控制的是海洋,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精力來控制全球大陸。但是一旦敵人先動手了,就必須惡狠狠的打壓,不然將來的波斯、埃及、土耳其甚至身邊的日本、俄羅斯都會蠢蠢欲動。朱顯波可不想看到四面楚歌。
朱顯波要讓全球的人都知道惹到大明,雖遠必誅!戰後,吳三桂奉命帶兵返回,畢竟三萬騎兵對於新疆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唐寧波在留在了加爾各答,負責幫助劉輝加固城防設施,同時朱顯波想在印度大陸佔領的幾個海港和兩河流域的出海平原設置印度行省,唐寧波是未來總督的合適人選。
此戰之後奧朗則布雖然保留了王位,但帝國國土損失了近四分之三,並不是朱顯波不想趕盡殺絕,只是這麼大的大陸,如果大明不能完全控制就會有一個又一個的年輕王者崛起試圖統一大陸。奧朗則布的存在可以壓制這些年輕的冒險者們。
而奧朗則布則將歐洲人徹徹底底的趕出了自己的國家,為的是向大明表決心。經過數次交手,這位一向武斷的帝王開始重新認識大明。
戰後的半年內,朱顯波將主要政務都交給朱朝陽處理,自己則天天盯着兵部,盯着驅逐艦。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約半年之後,三個造船廠一同發力造出了約六十艘驅逐艦,雖然這些軍艦體積不到二級戰艦的一半,火力更是不到四分之一,但用於海港附近的巡防足夠了。
在朱顯波的要求下,天津和杭州日夜加強海軍訓練。造船廠每交出一個編隊的軍艦,就立刻裝備,六十艘驅逐艦正好覆蓋廣州、杭州、天津三個帝國的核心港口和大阪、長崎、仁川三個東北亞大港。北海艦隊抽調出近十艘二級戰艦派往大西洋支援姚啟聖。
有錢就是好辦事,朱顯波加強海港防務,最開心的就是那些開始涉足海外貿易的商人和以打魚為生的漁民。先前一些偏僻的小島經常有海盜出沒,有了靈活機動的驅逐艦,漁民們往往在發現海盜報告朝廷沒多久就能看到海盜的覆滅。
朝廷保護海洋航行和漁民作業的決心也讓那些曾經在陸地犯事就想着去做海盜的人也大為收斂,驅逐艦的出現讓一些沿海海港的治安都有了大幅度的好轉這也算是軍事投資的編輯效應吧。
在第二批的六十艘驅逐艦交付海軍之後,朱顯波同樣在第一時間調整了東海艦隊的編制,東海艦隊被更名為西太平洋艦隊。艦隊在管轄所有的驅逐艦編隊的同時抽調了十五二級戰艦前往大西洋。
就在朱顯波全力催促第三批驅逐艦的時候,從西方傳回消息。姚啟聖率艦隊攻進意大利本土,大獲全勝是自然,令人不安的是姚啟聖攻陷了梵蒂岡,焚毀教堂,驅逐了教皇!
朱顯波知道這姚啟聖絕對幹得出來,雖然此時歐洲天主教四分五裂,姚啟聖的舉動還是引發了強烈反彈,各國的教徒都紛紛給朝廷施壓,要求朝廷與大明劃清界限。甚至要求歐洲各國聯盟趕走大明軍艦。當然那這些只停留在動議和口頭上。
英國倒是還好,由於國內清教徒的支持國王查理沒有收到更過分的要求,但西班牙王室和法國孔代親王則變成了騎虎難下。一方面他們不願意就此和大明斷交並站到大明的對立面去。但又不得不顧及國內教眾的聲音。法國則自顧不暇,孔代親王在馬賽越做越大,孔代可沒時間管姚啟聖。
意大利是反應最強烈的,不過大明已經兵臨城下,他們除了包圍羅馬好像沒別的事情可做,想趕走大明不是那麼簡單的。好在姚啟聖並沒有在意大利呆太久,在他躍躍欲試的想回兵攻陷整個羅馬時,意大利朝廷來和談了。意大利王室不傻,等到姚啟聖攻陷羅馬,這個東方的瘋子不知道會不會對皇室進行驅逐或者屠殺。所以他們要趁着事情還在可控範圍內爭取主動。
秉承朱顯波一貫的控制海洋威脅陸地的原則,加上姚啟聖也不想四面楚歌,懲戒教會,攻到羅馬城下,給意大利王室足夠的教訓就夠了,於是就同意了意大利政府的和談,除了要錢還是要錢,姚啟聖知道,軍艦大明朝廷會源源不斷的補給,但軍隊的開銷也會越來越大。最終意大利政府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