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之戰鬥在第三帝國 第九十八章 武器(上)
後世不少軍迷很推崇毛瑟98k,認為這是一支歷史名槍,德軍使用這種步槍獲得了輝煌的勝利。實際上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是德軍成就了98k的威名,而不是這支步槍成就了德軍。
德軍的勝利是建立在其先進的戰術,優良的訓練以及旺盛的士氣之上,而不只是憑藉一兩種新式武器,當然更好的武器確實能夠增加軍隊在戰場上的優勢,但毛瑟98k步槍,明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
那時德國陸軍就算端着法國的mas、英國的李.恩菲爾德、奧地利的曼利夏甚至日本的三八大蓋,一樣能夠打出歷史上的戰績出來。
這畢竟是一支流水線生產的制式軍用步槍,生產商在考慮產量之餘也必須考慮到成本,特別是戰爭爆發之後,德軍開始瘋狂擴軍,為了在限期內完成軍方的巨額訂單,毛瑟廠只能儘可能的簡化生產工序,並且降低了部分質量標準,以至於四一年之後生產的98k,無論選料還是做工都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盟軍甚至拿在戰場上繳獲到的毛瑟98k取笑,聲稱這只能算是一根包着鐵管的木條。
除開這些材料和加工方面的問題,這支步槍在技術上也已經落伍於這個時代,終歸是二十世紀初的設計,當時的戰爭主要表現為陣地戰和塹壕戰,對步槍的技術標準不高,但是到了四十年代機動戰、閃電戰這種高強度戰場環境下,這支武器已經漸漸顯露出了後繼乏力的跡象。
毛瑟98k的射速很慢,德軍測算過,通常一個訓練有素的德軍士兵在中等強度的戰鬥中,一分鐘差不多可以射出八到十發子彈,這是一個連隊裏的平均數值,或許會有些快槍手,不過大多數士兵的戰場射速差不多就是這個水平。
一分鐘射出十發子彈並不代表六秒就打一發,98k的槍機結構導致上膛退殼都很慢,速度根本上不去,同時別忘記毛瑟98k彈倉容量只有五發,所以還要扣掉重新往彈倉里裝子彈的時間,即便是採用可以快速裝填的五發橋夾,從腰間彈藥包里取出橋夾,到把子彈壓入彈膛,重新上膛擊發,即便是訓練有素的老兵,也差不多要耗掉十秒鐘左右,換做新兵或者在交火情況下,這個速度可能會更慢,要是再遇到個手笨點的,那麼耗費的時間就真的沒準了。
所以數據里的一分鐘發射十發子彈,實際上等於是五秒多才打出一槍,這個數值同時代的所有步槍都能做到,至於極限射速,毛瑟98k大約是每分鐘二十發,那只能是盲目的潑灑子彈,沒有什麼實戰意義。
在西線的戰鬥中,毛瑟98k暴露出了身上的另一個問題,它採用的7.9257mm步槍彈威力很大,但也造成了很強的後坐力,所以想要熟練的使用這種步槍,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實彈訓練才行,強大的後座力造成步槍在射擊之後,士兵必須要重新選擇與瞄準目標,特別在高強度作戰中,士兵為了保持火力強度,往往只能進行一些概略的瞄準,根本談不上什麼射擊的準確性。
想要達到精確的射擊效果,那麼射速只能繼續降低才行,這顯然是無法應付現在這種戰爭模式的,在機動作戰時遇到配備高射速步槍的敵軍,德軍很容易會被對方的火力所壓制住。
德軍其實也早就發覺了毛瑟98k會造成火力不足的問題,所以才會這麼注重輕機槍的配備和使用,就是為了彌補這種火力上的先天不足。
不過德**火商和陸軍之間的貓膩,以及一批頑固不化的將領和帝國元首的偏執,讓他們堅信98k足以應付他們準備發起的戰爭。
確實在早期作戰中,因為遭到的抵抗力量不強,德軍的98k並沒有暴露出太大問題,他們遭遇的往往是一群驚慌失措且訓練不足的步兵,很少有和強敵正面對抗的機會。直到德軍在比利時戰場上與英國遠征軍交手之後,德國人才算是遭遇到了實力相稱的敵手,英軍裝備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以其驚人射速和準確性,讓德國步兵在對方的陣地前吃足了苦頭。
至於德軍為什麼不及早研發更先進的步槍,實在是因為德國當時的技術儲備不足,德軍里並不乏具有清醒頭腦的人,在開戰前軍方就得到了美軍開始裝備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情報,他們對這種半自動武器很感興趣,並且啟動了德國自己的半自動步槍招標工作。
德軍提出了幾點技術要求,採用活塞導氣復進結構,槍支外表不能有活動部件,在導氣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