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第119章去文工團吧,舒萱妹子
如果你閱讀過清末和民國初年翻譯的那些西方科學書籍,你就會深切的體會到西方科學引入中國,以及在中國普及的難度到底有多大。www、qВ//
最典型的例證就是宋彪這種人居然讀不懂這些書籍,唯一的原因便是他的國學根底不足。
像舒高立翻譯的書籍大多數都屬於英美等國的初高中和中專生層次的教材科目,在歐美屬於普及型讀物,在中國卻變成了精英教育中的特型教育。
所以在民國前期,特別是南京政府成立之前,中國基本上沒有所謂的普及化教育,而在南京政府成立之後,也一直到了抗戰時期,中國才有了真正的普及教育。
在整個抗戰史中,蔣中正閣下的政府支出中的第一大項是軍費,第二大項就是教育,後者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稱之為抗戰中的教育奇蹟,比如說中等教育,抗戰之前的全國中等教育在校生是52萬,抗戰結束時卻達到了126萬。實際上直到抗戰爆發,國民政府才開始在各省創立國立中學,開啟了國民普及教育的第一頁。
這個階段的普及教育也談不上是義務教育,卻至少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學家、技術工程師、技師和師範人才。
宋彪和蔭昌在談東北新政之時說了很多事情,總結下來就是五件事,一是建立三省金融體系,控制金融權;二是發展農工商,吸引資本創業。實現貿易順差;三是建立新政府體系,有效實施和推廣新政;四是開墾東北,擴充人口;五是建立國民普及教育體系和廣泛的專科教育,創辦最好的大學教育。
宋彪在前四件事上都已經有了一些進展,唯獨在第五件事上還未能有任何進展,他一貫覺得要想搞好普及教育,首先還是要搞好教材的問題。
至於教材的事。他說的倒是很正確,對舒高立而言卻難免有些尷尬。
宋彪看了看舒高立,見他尷尬不語。就續道:「新政之關鍵就在於要推動國民教育,所謂國民教育,我以為就應該和英美那樣人人都可讀書。文言文解釋西學。用詞過於計較,晦澀難懂,我建議還是採取和普通人說話更為接近的語法,平白直敘,越簡單通俗,越能讓每個人都能讀懂,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普及教育和國民教育,而不是君子之教育,不是士大夫的教育,不是國家精英分子的教育。不是進士秀才們了解西學的讀本。中國有四萬萬人口,指望所有人都讀完六七年的古文教育,再來讀西學,我們這個國家恐怕再過一千年也別想推行西方科學的普及化,再過一千年也沒有所謂的普及教育和國民教育可言。沒有真正的全民普及教育,我們這個民族再過一千年也別想和歐美相提並論。」
舒高立心裏有些不舒服,總覺得自己三十年的辛苦都付之東流,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可他心裏也明白宋彪所說的並沒有錯。
深思片刻,舒高立感嘆道:「總督大人所言甚是啊。幸好老朽身體尚可,還能有十年之生涯,那我就盡力將過去翻譯的書目重新編寫一番,全部採取通俗易懂之白話。」
稍作停頓,他又續道:「無錫裘廷梁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中說,白話文有八益,省日力、免誤讀、便幼學、煉心力、便貧民、通西學、促民進、善通變,老朽深以為說的極好,只是上海同文館對翻譯文體要求極嚴,必須以文言書寫。既然大人的構想如此長遠高明,老朽正是可以一展所長。」
宋彪微微點頭,道:「裘廷梁這個人應該還有些意思,如果舒老認識的話,不妨寫信邀請他過來,就說我想要邀請他到《東北日報》,就以日報為論壇,倡導白話文之運動,推廣語法現代的白話,整理語法和用詞規範,確定可在全國通行無阻的現代漢語。」
舒高立贊道:「好啊,此事甚好,不過此人在無錫一帶創辦多所義學,尤其是以四城小學和無錫初等師範學堂為最,據說有學生兩千餘人,不知道他是否願意過來。」
宋彪道:「新學嘛,哪裏都可以辦,我要辦奉天小學和奉天初等師範學堂,請他過來主持,原有的無錫初等師範學堂,我每年也可以出錢資助。為國利民,事有大小,舒老要勸說他以大為上,竭全力為國為民吧!」
舒高立肅然頷首,道:「大人所言甚是高明啊。」
宋彪一貫是個舉重若輕的人,所謂舉重若輕就是能拍給別人做的事情就要堅決派給別人,他當即就和舒高立道:「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