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漢末 第十二章 對陣(一)
看着張放離開時的疑惑,這一次張四海卻是沒有再繼續為他答疑解惑。
有些事情他可以給張放做了,有些事情,即便是他也不能為張放做到面面俱到的。
就像他之前所說的那件他已經想通了的事情。
張四海記憶中的鮮于輔自然還有好久的活頭,而烏桓人最好還是很輕易的拜倒在幽州劉虞一方,最後甚至在劉虞死後這些人還在鮮于輔的溝通協調下,一致的為劉虞的報仇雪恨。
試想能夠有這樣的後來,如今的鮮于輔和烏桓人自然還應該有着更深層次上的親密。而此時張四海親身體會的感覺,便是兩下里的親近還不足。
在張四海的推想中,鮮于輔和烏桓人的關係,大概會在接下來的事情中有很大的進展。
如今難樓所部只是派了五百人的精銳護送他們,然而這一出發不久,便得到了被數千人尾隨並且監視一般的待遇。
對於這些人的來歷,想來作為地頭蛇的這些烏桓人定然都是清楚的。
若說以往的時候,這些烏桓人對於張純的想法,還只是不耐煩這位自居『恩人』的落難梟雄,或許如今,他們應該會有更多的情緒滋生。
每個掌控了一方的烏桓大人,都不會樂意自己的身邊還有這麼一個能夠隨便插手自己部落內部事情的『恩人』,更何況如今還要打斷了他們去獲得更多好處的希望之路。
對於難樓,對於烏延,對於蘇仆延,更對於丘力居來說,或許他們對於劉虞的仁義之名寄望不小,不過劉虞畢竟遠在幽州,即便是投附過去,將來對於他們的掌控力能有幾分,並不像張純,更何況以前的恩義如今便要成了仇怨。
故而有了這些了解,張四海便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了這麼一個大膽的假設:
在難樓部落的時候,張四海他們自是知道難樓便已經向着四方派出了不少的游騎,或者便在那個時候,這些游騎之中,便有他的使者和其他的烏桓部落通了氣。
幾個部落的大人,在那個時候便已經有了默契,對於他們厭煩了的張純等輩的潰軍散勇,對於這些『外來人』給與他們地盤上造成的損傷和破壞,讓他們到了無可忍耐的地步。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會考慮自己的名聲,所謂出師有名,並不僅僅是漢人的專利。而如今能夠給與他們藉口的,算來算去,也就只有幽州使者。
當然,這藉口之所以能夠成為藉口,自然就需要幽州使者的存在,若是事情到最後,這使者一行人被弄成了死無對證,卻會讓人得不償失的。
如此,張四海便可以確定,他們這一次儘管已經被張純給盯上了,可也正是這樣,他們反倒更安全了。
因為他們是使者,有了這層身份的存在,已經可以給了幾位烏桓部落的大人們對付張純最好的理由,而為了讓烏桓人的行動更有幾分正義性,或許他們這一行會有些危險,不過最好定然是有驚無險的,這樣一來更好讓這些烏桓人更能給鮮于輔來賣個好。
或許此時在使者的周圍不僅僅有這數千裝扮成馬賊的張純手下,在他們的外圍早已經佈置好了更多的烏桓人。
而當烏桓人接納了鮮于輔的那一刻開始起,或許他們便有了這樣的心思,如今已到了實現的時候了。
張四海在自己的腦海中,結合自己的記憶,還有這一世的經歷和張放帶來的消息,便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自是讓他很是興奮,不過這其中很多的都是猜測。
即便如此,張四海還是對於自己的猜測有很大的把握,不過他不能夠和張放說的更清楚些,也只能張放堅信他們的道路不會停止在這裏。
終於,穿越一來的張四海還是覺察出穿越本身給與他的好處,可以讓他趨利避害,而面對此時的局面,讓他倒是過了一把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感覺。這種感覺和往日裏的那種宅在後世,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感覺完全的不同,畢竟如今的他可以去真正的體會,去參與其中。
或許,此時的張四海也想說一句,「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
可惜,現在的他……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的。
——————
老哈齊看着此時的鮮于輔,他預想中想要看到的驚慌失措並沒有出現在鮮于輔的身上。儘管有些焦慮,也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