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明 第七百十六章師生上

更新:04-26 11:20 作者:路人家 分類:軍事小說

    在大明官場之中,一向都有人將官員分為清流和濁流兩類,而這種分類的依據可不是官員是貪官還是清官,而是其出身。 .更新最快只有科舉里考中二甲以上的官員,才會被視作清流,至於三甲同進士以及以舉人身份入仕的則被稱作濁流。

    另外,在某些人的眼裏,務虛的官員,比如科道言官,或是禮部的一些官員,是為清流。而那些干實事,或是在地方擔任親民官的,也算半個濁流。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大明朝廷里總有一種約定俗成的看法,清流官高貴過濁流官,他們的升遷也比濁流的要迅速和容易上許多。

    而若問哪些清流官是最貴重的,那就非翰林院的人莫屬了。

    當一個人科舉成績拔群,在會試和殿試中一路披荊斬棘取得二甲以上的身份後,他就有考庶吉士的資格。而一旦考中了庶吉士,那就將被朝廷視作真正的人才,將會花大力氣栽培,放到內閣行走,或是在翰林院中編纂史書與讀書。

    而一般來,但凡是中了庶吉士的官員,都有可能成為大明最高權力機構——內閣的一名成員,所以這也被人稱作儲相,也就是預備丞相。只此一,就可看出翰林院在朝廷里有多麼顯貴的地位了,這甚至都比後世的中央黨-校的地位更尊貴些。

    至於翰林院裏的那些官員,則根據年資以及考中科舉時的成績分為修撰、編修、檢討等等官職,而他們的具體事務,就是讀書修史,以及學習,外加一對朝政之事的評論。因為他們的身份實在是太清貴了,所以那些真正需要埋頭苦幹的事情反而輪不到他們來做,如此也就不可能犯什麼錯誤了。

    但也正因如此,這些翰林院中的官員在朝中的地位也不甚高,除了名聲之外,似乎什麼好處也沒有。這裏的人,最高也不過是六品,那也得在熬上幾年之後才能升到的,而這時候,與他們同榜考中的官員早已有所作為了。當然,這就叫厚積薄發了,待他們養望養得夠了,便可迅速在朝廷里擔任要職,並在十幾二十年間進入中樞要緊衙門為主官,甚至入內閣,或是作為天子與太子之類的講官。

    但至少在前面幾年裏,這些翰林院裏的翰林的日子還是比較清苦而低調的。那兩個被胡戈提到的吳中行和趙用賢就是這麼不顯眼,無權無勢的官員。


    對此,夏凱是很不理解的,不明白大人為什麼會在如此大事上提到這麼兩個從未聽過姓名,也不可能對朝事有任何影響力的翰林院官。這兩人,一個是正七品的編修,一個是從七品的檢討,實在是翰林院裏最沒有存在感的人了。哪怕他們發了聲,恐怕也沒幾個人會去聽。

    但事實卻絕不簡單,楊震也不可能去干一些完全無用的事情,而他所以刻意要提到這兩位,只因為他們除了現在的翰林身份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張居正的弟子!

    這二位,都是隆慶五年,張居正任會試主考時考中的進士。而遵照大明官場一貫以來的規矩,張居正就是他們在官場上的恩師了。而一般來,大明朝廷里的關係中,這師徒關係是最親近,也是最牢不可破的存在,甚至有時候比父子間的關係更甚,真正做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

    作為張居正的弟子,這兩人在翰林院裏的日子過得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已清苦了好些年頭,但只要再撐上一段日子,很快他們就能進入中樞,成為朝廷里真正能上話的人。

    但現在,當張居正突然鬧出這麼一番事情後,他們所背負的壓力可就大了。這也正是他們能靠着張居正在官場上享有一定便利後的附帶責任了,既然有好處,自然也會有相應的風險。

    在張居正曝出有心奪情之後,無論是外人還是翰林院裏的同僚們,看他二人的眼神就徹底不對了。有時候,他們還能聽到背後有人在衝着自己指指,聲議論着什麼。似乎干出這等事情來的是他們二人一般。

    對此,兩人也甚是苦惱,卻又無可奈何。他們既不想,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與張居正劃清界限,他們可是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的,雖然聽着很不錯,看着也似乎也前程遠大,進入中樞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事實上,翰林院如他們一般的清流官員有太多了,一旦沒了張居正這座大靠山,他們想出頭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是現在,這座大靠山自身都出了問題,就叫他們更加糾結了,兩人也商量了幾次,都未能想出個妥善的辦法來。

    男人嘛,一旦犯



第七百十六章師生上  
相關:  重振大明  大明曹阿瞞  帶着倉庫到大宋  盛世大明  長城腳下  寒門巨子  大明:我的老闆是朱棣    韓娛之崛起  大盜賊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星辰之主  三國之巔峰召喚  
下面更火
搜"錦繡大明"
360搜"錦繡大明"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