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 三九一 東家西家罷來往(一)
更新:09-01 18:03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軍事小說
能看穿世事,這是聰明。
看穿世事,而且還知道何時說、如何說,這才是成熟和智慧。
魏雲顯然是個聰明人,但還是缺乏成熟和智慧。誠如他所說的,滿清的剃髮令是倒行逆施的惡法,但其本身的確能夠滿足滿洲貴族的統治需要:甄別敵我。然而魏雲卻犯了非此即彼的錯誤。真正有智慧的人,非但能夠分辨黑白曲直,更能夠看到黑與白中間的「灰色」,並且包容它。
「那些為了全祖宗冠服,寧死不肯剃髮的人固然是忠臣孝子,但是迫不得已在滿洲人屠刀之下屈服的黎民百姓也不能算是罪過。」朱慈烺見魏雲言談舉止,就知道他是軍中鷹派的萌芽。在他年輕熱血的掩蓋之下,是一顆追求勝利,充分利用資源的現實主義思想。如果日後有可能,這種人隨時都會因為利益將大明綁上戰車。
不得不說,這種思想與朱慈烺卻是合拍。
只是朱慈烺更為成熟,能夠在利益之間做出取捨罷了。
「從本心而論,我倒是十分愧疚。」朱慈烺用低沉的聲音道:「我朱家掌有天下三百年,如今卻連百姓都保全不得。我這兩天總是想起一樁故事。」
無論什麼故事,在這種場合下被皇太子提出來,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會議室中所有人都看着朱慈烺,等待這個信號。
「我幼年時,聽宮人說古:先是,曹操行軍時明令將士不得踐踏田畝,如有犯者以軍法論。後曹操坐騎不慎踏入田間,曹操因此割發代首,以明軍紀。」朱慈烺緩緩說道。
結合上面朱慈烺的「愧疚」。這故事分明是想告訴大家,皇太子想「割發代首」。
尤世威等老將不由吸了口冷氣。
割發代首並非是曹操的專利,經常會出現在史籍之中,實乃滿足各方面人心需求的靈丹妙藥。
當權者若是割發自罰,衛道士們會覺得十分解氣。在他們看來,頭髮和腦袋一樣重要。當權者肯割發,那就跟砍頭沒區別,只是因為要留着有用之軀才留下腦袋罷了。
對於百姓而言,這是權貴對社會公德的維護,是真正貴賤一體的自我安慰。為何曹操的割發如此出名?因為他是梟雄的代表人物,民間成見認為他對道德的破壞最大,所以當他站在了維護道德的立場上,就反襯出其中道德的閃光點。
與曹操割發一樣被百姓們喜聞樂道的,還有《狸貓換太子》裏包青天杖打龍袍。用龍袍代替皇帝本身。就跟用頭髮代替腦袋一樣,雖然皇帝沒有半點感覺,但在百姓看來卻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爽快事。
這是這個時代人們的獨特社會心理,並不是他們在意淫或是自我安慰,而是因為他們對「道德」的內在信仰。
朱慈烺提出割發自罪,並非真正認為這是天子失責。而是出於一個誰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內務衛生。
以烏黑亮麗地長發挽成一個髮髻,佩戴冠巾,從審美上而言的確是「儒雅」標識。然而這頭長髮卻不是誰都有條件留的。首先得有下人每日早間幫着梳頭。每日晚間要用篦子篦發。若是普通人家,哪有空閒每天早晚用半個時辰打理頭髮?
再者。按照傳統習俗也不能夠想洗頭就洗,必須要根據黃曆上的宜、忌行事。而適宜洗髮的日子卻是隨機排列的,也就是說哪怕大夏天,頭皮癢得抓心撓肺,也只能用篦子篦一篦,而不能用水洗。
就算是用水洗。也只能用皂角。這種被香皂、香波代替的傳統衛生用品,在朱慈烺前世又有所復甦——因為人們畏懼化工產品如虎,更相信「純天然」用品。然而它會被取代並非沒有原因。皂角洗髮之後在短時間裏固然清爽順滑,但是不到一天,油性頭髮就會不可抑制泛油。
碰上有脂溢性脫髮、頭屑。長發更是痛苦不堪,每天早上起來枕頭上都是一把把的頭髮。嚴重的還會出現「鬼剃頭」,一夜之間成為光頭。
士兵們每天都要操練,不可能不出汗。現在營中發行的「黃曆」,每天都是「宜沐浴」,但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天天洗頭,因為頭髮過長不容易干。在駐地好歹還能洗澡,若是行軍在外,十天半個月不能洗澡,頭上長虱子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所以在軍營中看到的那些束着髮髻的「古人」,並非《紅樓夢》裏的賈寶玉。他們早上起來只是拿梳子將頭髮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