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明月 第十二章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杜牧的《清明》非常適合現在的情景,細雨濛濛,說來也奇怪,之前兩個月都未見一滴雨落下,今日清明竟有濛濛細雨綿綿落下,一點徵兆都沒有,昨日還艷陽高照。
這場細雨對經歷旱災的大唐百姓來說就是上天賜予的最大恩澤,這樣的天氣他們可是在夢裏求過多少遍啊。
本對這種陰雨天氣有些厭煩的林凡,今日卻是滿心歡喜,大清早就起來了,家裏其他人也很早就起來,母親起得最早,林凡起來時她已基本準備完祭品。
今年祭品豐厚多樣,父親看着兩大筐籮的祭品心裏樂呵呵的,祭品如何也說明了一個家庭的富裕情況,有些人家連一碗米飯都沒有。
灶台冷冰冰的,沒有一點炭火,自寒食節與清明節併攏後,清明這天也不能吃熱食,往年都過習慣了,林凡並不覺得不適應。
父親把兩筐籮冷祭品搬上牛車,坐在老牛身上等待林凡等人上來,林凡和小雪早早就爬在車上等,母親最後一個上來,爺爺沒走,留在家看家。
牛車緩緩地在前面行駛,旺運在後面跑,它的速度比老牛還快,趕到老牛前面在草叢間嗅來嗅去也不知在嗅什麼,多半是在玩,玩了一陣見老牛臨近了趕緊又往前跑了幾步,把老牛甩了幾條大街後再繼續玩耍。
清明掃墓是一件大事,家家戶戶在這天都要上墳祭祖,路上牛車轔轔,有的步行,有錢的人家乘坐的是馬車,安陽里還沒有,雅玉鄉也就玉安里有一戶人家每年祭祖都是馬車隨行。
里正的車也是牛車,不過比林家的牛車大一些,是兩頭牛拉的,小胖躺在寬敞的牛車上老遠就朝林凡打招呼,林凡瞅了他車上一眼,真羨慕這胖子,一個人翹着二郎腿躺在牛車上比躺床上還舒服,嘴裏還夾着一塊雞腿,里正這次為了祭祖算是下了血本,連雞腿都有。
看他吃一口就偷偷瞅一眼前面的里正的樣子,顯然是在偷吃了,也不知是誰教的,祖宗沒吃的東西一個小輩就先吃上,沒大沒小!
林凡鄙視的瞅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他可不想讓人知道小胖的行徑是自己教的。
幾乎每家每戶的車上都有孩童相隨,大人是借清明這個節日讓孩子們知道以後該如何孝順,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大部分大戶人家在這天並不會強留家裏的丫鬟僕役過節,通常都會給他們兩三天或者一天的假期回家祭祖。
前段時間雅玉鄉被賣為奴的孩童基本都回了家,他們在父母身邊嘰嘰喳喳說着在大戶人家的生活,有快樂也有辛酸,當然,大人心裏都清楚,辛酸居多,孩子多說快樂之事只是不想讓大人難過。
很多母親攬着自己兒女一路上都在說教,林家這邊就沒這回事,林凡和小雪都很乖巧懂事,大人不用怎麼操心。
杜牧《清明》詩里的「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情景在這裏看不見,周圍都是熱鬧的景象,熱鬧中,林凡又看到了來自天理里的婦人,她的車上只有一個兒子,被她賣給王家的女兒沒有回來,旁邊一個多嘴婦笑呵呵的問婦人:「小竹他娘,你家巧巧怎麼沒回家呀,王府沒放假嗎?」
婦人笑了笑回道:「王府忙吶,巧巧能幹王府需要她,抽不開身。」
多嘴婦道:「還是你有福氣啊,能把閨女賣到像王家這種大戶人家,我就沒這命嘍,小兒在一個小官家整天挑水呢,唉···命苦啊。」
婦人笑得很開心,很得意,昨天她去過王府詢問能否讓巧巧回家過個清明節,因為周圍鄰居的小孩都回了家,自己巧巧並未回來,所以她就上門詢問下原因。
她沒想到巧巧這麼能幹,諾大的王府居然離不了她,王府管家又給了她三貫錢,說對巧巧很滿意,要把巧巧買斷,以後就是王府的人了,婦人不能再見,從此巧巧生是王府的人,死是王府的鬼,婦人仔細想想這與嫁入王府沒什麼區別,於是很快就應承下來,捧着三貫錢樂呵呵的回家了。
一個閨女賣了七貫錢,這在雅玉鄉算是最高的價位了,婦人很滿意,天理里一個大姑娘出嫁還沒有這麼高的禮金呢。
「什麼福氣啊,還不是一樣,都還不是給人家為奴為婢。」婦人嘴裏雖這麼說,心裏卻得意得很。
多嘴婦搖頭道:「哪會呢,大戶人家待遇就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