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長空 第一二三八章 閃耀的刀鋒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ra」並加關注,給《龍戰長空》更多支持!
兩架F-14A+/D,考慮到防空作戰的複雜性,每一架「雄貓」都只掛載四枚AIM-54C,外加兩枚「麻雀」M、兩枚「響尾蛇」,顯然不足以攔截成群結隊的「逆火」轟炸機,而是作為一種警戒力量而存在,一方面配合「鷹眼」偵測並消滅俄國偵察機,另一方面充當艦隊早期預警平台,一旦確認「逆火」機隊從某個方向突破,就立即發出警訊,召喚內層防空圈的大批戰鬥機趕來攔截。
一架又一架,引擎咆哮、尾焰噴吐的F-14戰機先後彈射升空,利用副油箱中的燃油加速、爬升,儘快趕往前一批次戰機巡曳的空域,為此不惜開加力進入超音速飛行。
三百五十公里的空中防禦圈無-錯- .. 半徑,對「逆火」掛載的重型空艦導彈來說還略顯不足,這些轟炸機投射的AS-4、AS-6等大傢伙,高彈道射程甚至可以超過六百公里;但是現在,合眾國一方卻只能做到這種程度,哪怕三艘重型航空母艦的龐大編隊,戰鬥機的放飛能力也已到達極限,進一步擴張防空圈,只能稀釋兵力,並不利於抗擊俄國人的飽和攻擊。
一南一北,兩艘重型航母上滿是忙碌景象,相比之下位於編隊核心的「西奧多*羅斯福」號就輕鬆得多,雖然也在持續放飛、回收,卻還保存相當數量戰機作為戰役預備隊。
這一分工。來自艦隊指揮官威廉*普拉特。其實也是一種挺無奈的選擇。
CVN-71「西奧多*羅斯福」。和其他兩艘參戰航母一樣,艦上搭載了四個戰鬥機/戰鬥攻擊機中隊,不過這幾天來,一般只會出動五成左右戰機,這主要還是受到了蒸汽彈射機構運作不良的影響。
高溫高壓工作條件的蒸汽彈射器,平常很少出故障,可一旦有毛病就很難在海上處理,之前匆忙趕赴戰場、沒時間做徹底檢修。CVN-71隻能帶病出擊,現在對外嚴格保密、艦上卻幾乎是盡人皆知的事實就是,「西奧多*羅斯福」號的彈射出動能力受限,大概只有同級艦「喬治*華盛頓」號的一半。
對這一問題,美國人也沒有束手無策,普拉特中將的方案,是將「羅斯福」號作為戰役預備力量、同時支撐戰鬥群內層防空圈。
這樣安排的好處,是可以在戰鬥爆發前多彈射、多回收,維持一定數量戰機滯空,同時出動KA-6D加油機頻繁進行空中加油作業。這樣,哪怕需要出動一大批戰機迎敵。也能直接從空中調遣力量。
凌晨五時許,在這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隨着一架架戰機呼嘯升空,盤旋編隊向西進軍,美國人的空中攻勢終於拉開大幕。
一場鐮刀鐵錘與北極星的較量,眼見即將到來,戰場上的主角之一也悄然現身。
勘察加半島以南海域,紅海軍海空戰鬥群西北方向的繁星蒼穹下,馱載蘇霍伊戰機的An-124B正在兩千七百米高度巡航,四台D-18T引擎平穩出力,推動龐大的巨鳥在夜空中穿行。
細細看去,就在這一大片茫茫黑夜裏,機身頂部的暗淡燈光照射下,「魯斯蘭」中央翼盒後段的某處凸起上,液壓裝置驅動艙蓋向前開啟,迎着掃掠機身的高速氣流,一名身着臃腫飛行服、白色頭盔還挺顯眼的飛行員緊握艙壁外側扶手,另一手緊緊抓住戰機座艙邊緣,向狂風肆虐中的座機艱難挪動。…
從一架飛行中的運輸機艙離開,攀爬到另一架背負其上的戰機座艙里,周圍又全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這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
自從液壓艙蓋開啟之後,耳邊就全是一片狂風呼嘯的嗚嗚作響,好在這時候「魯斯蘭」的飛行高度在三千米以下,至少他還不需要考慮低氣壓的問題,在空氣稠密的低空,運輸機的飛行速度也進一步降低,迎面而來的氣流還不算十分猛烈,感覺上,就和時速三百多公里的敞篷跑車體驗差不多。
剛剛和戰友們告別,攀爬上白色二十號,算是龍雲戰鬥征程的第一個挑戰。
從機艙里爬到「魯斯蘭」機身頂部,眼前的蘇霍伊戰機艙蓋側開,龍雲感覺自己就像一名潛艇兵,在十幾級颱風中出艙執行任務;轉眼四顧,周圍除了幾盞臨時加裝的照明燈,前後左右就全都是一片黑暗,看起來還真像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