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 第四百四十八章 圍城打援
潼關之戰,東都隋軍完全是以強勢碾壓的姿態取得勝利,僅用一個時辰,就從正面攻破叛軍營地,又只出動了區區三百援兵,就又以摧枯拉朽之勢攻破叛軍嚴防死守的中軍營地,殺得叛軍是心驚膽寒,鬼哭狼嚎,不得不棄營逃命,隋軍乘勢追殺,斬首超過三千,俘虜近五千,一舉拿下叛軍營地,如果不是柴紹夫妻臨危不亂和柴紹拼死殿後,幾乎就能順勢拿下永豐倉城。
不是叛軍太菜鳥太肉腳,事實上柴紹、李秀寧夫妻麾下的這些叛軍士兵並不弱,曾經多次打敗過官軍進剿,有着不少的戰場經驗;也不是叛軍的營防不夠堅固,立足於守的叛軍偏師為了牽制隋軍給自軍主力爭取時間,是花費了巨大的代價與心血修建營地,僅僅只是護營壕溝就挖了三道。那怕換了是叛軍主力來攻打這座營地,也絕沒有任何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破營。
是東都隋軍太過強大,東都隋軍既接受過嚴格訓練,裝備有當世最精良的武器盔甲,隊伍中又有無數身經百戰的老兵指點指導,充當基層骨於,整體戰鬥力實在超過叛軍太多,再加上有當世數一數二的猛將勇將身先士卒,帶隊衝鋒,實力優勢明顯的隋軍取得如此勝利,準確來說並沒有任何奇怪。
這場大戰引發的連鎖反應對叛軍而言十分致命,首先就是倉外營地失守之後,叛軍偏師再沒有機會把糧食運出倉城送往大興,空有如山糧草,不能讓主力使用也是枉然;再接下來的連鎖反應更要叛軍老命,陳喪良如約不到三日就大破叛軍偏師,合圍永豐倉,打通與何潘仁的直接聯繫,受到巨大震撼的何潘仁也不再猶豫,馬上就遣散運糧民夫,讓這些民夫把能夠帶走的糧食全部帶走,剩下是全部付與一炬,讓唯一一批送往前線的糧草化為一堆焦碳,使得叛軍主力立即面臨糧草危機,也使得叛軍主力將來必將面臨斷糧危險
當然,東都隋軍雖然目前優勢明顯,既掌握了關中戰場的戰略主動,又掐住了叛軍主力的糧道,但叛軍方面並不是完全沒有翻盤機會,因為叛軍的主力尚在,糧草也還能勉強維持一段時間——實在不行還可以向剛秋收不久的關中百姓借。只要李建成軍能夠牢牢守住永豐倉城,堅持到主力回援,重新打通糧道獲得補給,那麼叛軍主力就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但是……
「大郎能守住永豐倉城給老夫爭取時間嗎?恐怕有點難,永豐倉雖然地勢較高,相對而言要容易守一些,但倉城畢竟剛修築不久,城牆不夠高也不夠厚,新夯成的土牆也不夠堅固,城防強度始終還是不如正規城池。陳應良小賊又是出了名的詭計多端,擅長出奇制勝,倘若大郎再有什麼閃失,老夫就全完了。」
事實上,剛收到潼關戰況與何潘仁燒糧叛逃消息沒過多久,叛軍主力還在繼續猛攻大興宮城的時候,老謀深算的李淵就已經開始了盤算考慮下一步的戰事安排。李淵推斷,陳喪良下一步的戰術安排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儘快強攻拿下永豐倉,徹底拔掉李建成這顆釘子,然後揮師西進來與自軍主力決戰;第二個選擇是圍城打援,包圍永豐倉靜待自己的主力回援,以逸待勞在永豐倉以西發起決戰。
兩個選擇都對叛軍有利有弊,第一個選擇儘快強攻拿下永豐倉,倘若李建成能夠堅持守住,對叛軍而言倒是利大於弊,但如果李建成守不住,那叛軍主力就徹底完了,屆時陳喪良甚至都可以不用進兵大興,餓都可以把叛軍主力餓死。而第二個選擇對叛軍而言最為安全穩妥,隋軍圍城打援,叛軍主力拿下大興後回師救援永豐倉,固然要勞師動眾,艱苦跋涉,但永豐倉卻可以固保無恙,同時李建成麾下的偏師也可以保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里外夾擊打敗東都隋軍都並非沒有可能,反敗為勝的機會遠大於在大興被動挨打。所以李淵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決定以緩兵之計誘使陳喪良做出第二個選擇,不急着攻打永豐倉而坐待自軍主力回援。
天下有信心有努力對陳喪良用計的人不多,李淵就是其中一個,事實上李淵之前用計為女婿報仇時,如果不是陰錯陽差冒出了一個新作物白疊子,四年前李淵就已經把陳喪良整得萬劫不能翻身了。這次也不例外,仔細盤算了片刻後,李淵就招手把降將雲定興叫到了面前,向雲定興吩咐道:「你親筆作書,寫一道書信給陳應良,告訴他,你之前完全是被迫投降於我,現在陳應良既然已經率軍殺進了關中,你願意為他充當內應,協助他大破我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