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我為王 第一百三十五章 盲人摸瞎馬(下)
徐敏廉派出幕僚招撫陳應傷和陳應絕兄弟,勸說他們率軍到譙郡投降,背後當然是譙郡太上太守陳應良的佈置安排,其用意也不是真為了招降這股起義軍,也從沒指望過能夠招降成功,真正的目的其實有兩個,一是通過王友方這個死間之口,散播譙郡軍隊主力已經向彭城開拔的消息,讓陳家兄弟掉以輕心,二是乘機偵察陳家兄弟的動向,確認他們的所在位置,然後嘛,咱們的陳小正太也就有了偷襲突襲的機會了?
如意算盤雖然打得啪啪響,結果卻讓徐敏廉和陳應良驚掉了眼鏡,原本當做死間使用的王友方安然無恙的回到了譙郡,不僅沒給徐敏廉乘機賴掉他薪水俸祿的機會,還帶回來了陳家兄弟和劉智遠答應接受招降的消息,以及劉智遠給徐敏廉的親筆書信。驚奇之下,已經悄悄來到了譙縣的陳應良顧不得隱藏形跡,親自接見了原本就沒指望能夠回來的王友方,當面向他了解出使經過,結果這也自然讓王友方大吃了一驚,趕緊詢問陳應良到底是從那個犄角旮旯里鑽出來的。
陳應良自然用不着回答王友方的問題,只是催促王友方趕緊介紹出使經過,王友方則如實回答,說自己帶着兩個從人到了淮陽郡後,差不多用了兩天時間才找到了流竄途中的陳家兄弟和劉智遠,而向陳家兄弟和劉智遠呈上了徐敏廉的招降信後,陳家兄弟直到當天晚上才給出了答覆,說是答應接受徐敏廉的招降,讓王友方回來報信,陳家兄弟則率領着軍隊東進到譙郡與淮陽郡接壤的鄭家集,等待徐敏廉的答覆和安排。
當然,陳家兄弟答應投降也不是沒有條件,好在條件也不苛刻,僅僅只是要求徐敏廉召集譙郡官員、名流、百姓代表和義軍代表為證,當眾在譙郡名庵華祖庵的華佗神像焚香立誓,發誓絕不殺害投降義軍將士的任何一人,然後陳家兄弟就放下武器向徐敏廉投降,並且無條件接受徐敏廉的一切整編與調遣。
聽了王友方的報告,陳應良又仔細看了王友方帶回來的書信,發現在淮陽郡新崛起的幾個大賊頭言語質樸,態度頗為真誠,說明他們揭竿而起是因為氣憤淮陽官差欺凌民夫,草菅人命,衝動之下這才殺死官差落草為寇,同時他們也十分欽佩徐敏廉的愛護百姓,施政仁善,又懼怕譙郡的官軍驍勇,戰無不勝,這才始終沒敢騷擾譙郡那怕一寸土地,也情願接受徐敏廉的招降,給人品和德行都相當不錯的徐敏廉當牛做馬。
反覆看了幾遍劉智遠這道語氣誠懇的書信,陳應良不由皺起了眉頭,臉現猶豫之色,旁邊的徐敏廉則是興奮說道:「陳通守,你這兩個同宗兄弟和劉智遠,應該是真心想要投降。你可能不知道,譙縣的這座華祖庵乃是曹操當年悔恨誤殺華佗,為紀念華佗先聖而建,我家世代為官,也世代行醫,陳家兄弟和劉智遠可能就是因為知道這點,這才要我在華佗神像面前立誓,因為我如果這麼做了,就絕對沒有食言反悔的可能。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他們是真的動了心。」
「是啊,他們應該是真心歸降。」剛出使回來的王友方也說道:「陳通守,小的還忘記了見事,陳應傷和陳應絕那對兄弟倆還親口承認,說他們的祖籍也是在河南宜陽,你的曾祖父陳欣公起兵反魏時,他們的曾祖父還差點同去參與,和你不僅是同宗,說不定還有可能沾親。他們答應歸降,也是因為他們想和你認親,到你麾下效力。」
陳應良還是皺着眉頭不吭聲,徐敏廉有些疑惑,便問道:「怎麼?陳通守,難道你懷疑他們是在詐降?」
「詐降的可能倒不大,就憑這群烏合之眾,就算詐降也玩不出什麼大花樣。」陳應良和李密一樣的犯了輕敵錯誤,自信對方不可能是自己對手,搖頭過後,陳應良皺眉說道:「我現在考慮的是,是按原計劃行事?還是真的接受他們的招降?」
「原來如此。」徐敏廉恍然,然後又大度的說道:「陳通守,老夫認為應該招降過來,這群亂賊很懂事,在譙郡邊緣流竄了一個多月,始終沒敢越雷池一步,對我們譙郡充滿敬畏,把他們招降過來,賞他們一條活命,可以在譙郡的周邊亂賊隊伍中樹立一個榜樣,那就是只要別招惹我們譙郡,就有希望活命,但如果敢惹到我們譙郡,就是死路一條」
覺得徐敏廉的話言之有理,原本拿這股亂賊打一個越境作戰開門紅的陳應良也有些動搖,再細一盤算,陳應良便微笑說道:「太守,如果你真打算招降這股亂賊,那我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