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末世來 第八九七節 那是過去的風聲
吳哥城呈正方形,由城牆和護城河保護,城牆高8米,整個城市有5道城門,除了東西南北四個正方向處各開有城門外,在東門的北面還開了一座勝利之門,城門都是塔形結構,每個塔身上都有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以慈悲的眼神檢閱進入城內的每一個人。
城牆外就是護城河,城門外各有架有一座橋,連接城裏城外,每座橋採用印度教的神話故事,兩邊各有27尊2.5米高的跪坐石雕半身像排成一列,一邊象徵神靈,一邊象徵惡魔,雙方進行激烈的角力。
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底層浮雕從東門開始順時針行進,看到的分別是:出徵佔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鬥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占婆人洗劫吳哥。
從外觀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最高處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它建在兩層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識,這表示天上的佛與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圍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眾星捧月一般,簇擁着中心寶塔。
每一座寶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來這裏朝拜景點內景的臣民都驚奇地發現,原來菩薩就是自己的國王,而這樣的國王當然是必須效忠和敬仰的。
巴戎寺的迴廊壁畫也十分豐富,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廟宇的建築結構相當複雜,經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現在的建築事實上是由兩座不同時代和造型的寺廟疊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巴戎寺的外觀似乎與吳哥窟很相似,但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體構成是以傳說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須彌山為樣本的(印度教也有須彌山,其細節與佛教的雖然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相互對應)。
與吳哥窟相似,巴戎寺也建在三層基台上,底層基台尺寸為140mxl60m(南北x東西),二層基台尺寸為72mx80m(南北x東西)。三層基台為十字形平面,中心為圓形平面的雕刻塔。各層基台的周圍有圍廊,基台中部和圍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
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觀音像,象徵着當時高棉王國的強盛。巴戎寺的早晨空氣清新,氣溫宜人,不過若是進入內部,則須配備人工採光工具,因為即使在正午。裏面也是漆黑一團。
此景點浮雕壁畫甚多且皆有不同之涵義,遊客務必傾聽導遊詳細解說,才不至入寶山卻空手而歸。巴戎寺面向東,大多數人在早上遊覽,觀賞日出,傍晚時分有巴戎寺同樣值得一游,在相反的方向觀看日落也不錯,而且。上午的巴戎寺顯得人潮湧動。
下午可以領略到巴戎寺安靜的一面。拍攝巴戎寺,應避開中午時間。因為斑駁的巨石沒有層次,直射擊隊陽光下就更沒什麼看頭,傍晚時分遊客稀少,光線柔和,比較適合拍照,而且在巴其戎寺遊蕩的游僧。日落時分遊客散去後才陸續離開,此時是抓拍游僧的好機會。
巴戎寺(bayon)以佛面塔、迴廊壁畫而著名,因為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女ii)篤奉佛教,整個寺廟採用佛教教義的須彌山(世界的中心)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環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代表須彌山。
四面城牆象徵喜馬拉雅山;城牆與第二層建築之間的環溝空地。代表大海。當時的高棉民眾也信奉印度教,巴戎寺(bayon)的宗教圖像以佛教為主,融合印度教,是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女ii)藉由寬大的宗教政策,讓民心回流國王權力中心的縝密考慮。
四面佛:49座佛塔均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據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臉帶安詳的微笑,這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
雲落穿行在眾多佛塔間,身處任何一個角落,都浮雕會發現有帶笑的眼睛注視着遊客的一舉一動。浮雕:巴戎寺的迴廊壁畫也十分豐富,1200米長的浮雕長廊令人驚嘆的刻畫了11000個人物。
內層迴廊主要為神話和宗教故事,而外層迴廊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從戰場廝殺到生產勞動、集市貿易的生活圖景應有盡有,這樣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