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七二章佛像
更新:09-26 09:03 作者:北域神燈 分類:都市小說
不得不說,戴維斯取出來的東西,着實嚇了張天元一跳。
因為那是一尊佛像,雖然不大,但是卻異常的精緻,而且即便不用鑒字訣,張天元也能判斷出這東西是唐代的。
之所以驚嚇,那是因為造像這種東西,在市場上被管控很是嚴格,搞不好那就是違法的交易啊。
佛教造像藝術,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宋,各時期有各時期的風格,總體來說,是逐漸的本土化,世俗化,這一脈的,到中晚唐,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雕塑,或者說造像,李澤厚先生有段話說的很好,我現在手邊沒原書,斷斷續續只大致記得大概是這樣講的——
「北朝的,秀骨清像,褪盡人間煙火,那種不可言說的微笑,仿佛是對人世的歡樂也好,痛苦也好,完全的漠不關心;
宋代的,已經幾乎完全是世俗人的樣子,宗教意味已經完全與包括禪宗的宋儒世俗哲學所融合替代了……」
他還這樣講——
「……在宗教雕塑里,隨着時代的變遷,有着各種不同審美標準和美的理想。北魏以理想勝,宋以現實勝,唐,則是兩者的結合。它們各自有着優秀與拙劣的作品。
而我本人則比較推崇第一種,因為它更充分的運動了雕塑(造像)這門藝術最核心的特徵和表達手法——以靜態人體的大致輪廓,表達出高度概括的理想。」
從六朝到隋唐的這些北方石雕造像,歷來是中國古代藝術品形而上層面鑑賞的最高歸宿之一,讓研究家們沉迷其中,是收藏家的孜孜以求,卻是買賣手中的燙手山芋。
君不見國內轟轟烈烈的拍賣上,有幾件這樣的造像呢?
君不見國內重要的石窟中,那些被敲去的佛頭哪裏去了呢?
君或許還不知,唐代的石雕造像中,最好的應還不是現在留下來的石窟造像那一類,還有一類是漢白玉的造像,應屬宮廷造像,更加似乎無跡可尋。
其實,東西都在的,只是因為很多原因,它們不能出現,它們不能回來。
我們的文物保護政策是,真正的文物是不允許流通和買賣的,也不承認私人有權利擁有它們,如果你從國外買回來的,算得上真正文物的,你還要向海關繳納重稅。
也或許,制定這些政策的人,出發點是好的,可在實際的實行中,卻導致了幾乎是完全相反的後果——真正的好東西,國之重器,藝術瑰寶,回不來。
因為我們會追究它的黑五類背景。
實在喜歡,有心買回來的,只能向國家海關等繳納足夠的保護費後才不敢聲張的弄回來,還膽戰心驚的。
當然這也是無奈,事情總有兩面性的,國家這麼做,無非是因為當初佛頭造像等東西走私太過嚴重,要遏制這股走私風而已。
事實上,這個政策制定之後的確是有效果的,而且效果還非常之好。
不過這樣的政策環境下,那麼多已然流落在世界各地的東西,怎麼辦?
跟老外講什麼愛國或者國家之類的沒用,人家不會在乎你愛不愛國,也不會在乎東西是不是你國的。
人家在乎的是錢。
東西是跟着錢走的,誰出的價高跟誰走!你關上門,抵不住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
但是傻乎乎地掏錢去買也是蠢,鬼佬那套把戲現在很多人都看得非常明白,但是卻沒什麼辦法。
張天元有幸摻和了這場遊戲,現在他在國際市場上幾乎都列為黑名單了。
因為鬼佬怕他,東西絕對不會給他。
可這阻攔不住張天元,很多事兒,不用他親自出面,依然能夠辦妥。
真有心,真有志氣,就應該遵循規則,好好的努力用心,通過市場交易的手段,低進高出,用眼光把東西慢慢淘換回來。
戰略資源都在自己手裏了,才好制定遊戲規則,跟鬼佬的古董商博物館好好的鬥鬥氣,玩玩他們。
不錯,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這段時間的佛教造像中的精品,是藝術珍品,國之瑰寶。
翻翻國際上哪些大拍的圖錄,知名古董商的展覽冊子,國外博物館的陳列,那是我們東方拿得出來的,完全與西方古典寫實藝術風格不同的,另一派的藝術。
這是一種理想,站在這種理想前的觀賞者,輕輕走過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