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 第一百五十三章 風暴眼
如果能聽見馮一平的話,此時在華爾街,一定會有人接着他的話說,「大佬,我們早就撐不住了啊!」
中國人說,十二年一個輪迴,美國人說,一切,都有一個周期。
對一些在華爾街待得時間夠長,經歷過幾個市場周期的人來說,他們會知道,金融危機,其實無非就是一個市場周期的一部分。
而市場,永遠在好的時期和艱難時期之間循環。
包括美國在內,全球各國的經濟,在歷史上從來不是勻速發展,都如同海浪一樣呈現自然的漲落。
往往在經歷一段欣欣向榮的擴張期後,就會因為信貸擴張造成金融槓桿過高、供給增長過快超越需求等原因,而出現緊縮周期。
經濟危機,便是緊縮周期的高潮部分。
中國人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美國人說,風險中,蘊藏着機會,而機會中,也隱藏着風險。
都不用回溯太長,只看最近二三十年,一些人根據經驗,也會得出,下一次危機,應該正在迫近。
1987年,美國股市在經歷了7年的大漲之後,在10月16日那個黑色星期五,無預警地出現暴跌,隨後的幾周內,恐慌傳遍全球股市,演變成一場全球危機。
到那個月底,美國股指已經下跌近四分之一。
10年後的1997年,高速發展的東南亞國家,因為錯誤的匯率政策,和過熱的經濟,引發了亞洲金融風暴。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對美國影響不大,但到7年前的2000年,被炒上天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斯達克股指暴跌,全球的高科技行業,隨之進入長達兩三年的寒冬。
之後,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讓美國經濟,成功的回暖。
而目前華爾街所面臨的危機,正是跟這些成功的刺激了市場的舉措,有着必然的聯繫。
隨着經濟的好轉,美國人對證券投資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最近的幾年,用來投資的證券,不愁賣不掉,只愁貨太少,不愁沒人買。
所以,對華爾街的那些人來說,他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設計出更多的產品來。
於是,就連華爾街的很多人其實都不太明白的一些新產品,迅速被推了出來,而其中最受追捧的,就是和房地產有關的證券。
因為就是從華爾街的那些人的角度來看,居者有其屋,也是美國普羅大眾的願望,有幾個傻瓜,會蠢到把同樣凝聚了自己一生心血的房子斷供?
汽車還有可能斷供,因為即使被銀行收回了汽車,日子還可以過,但如果沒了房子,日子怎麼過?
一大家子人都住到馬路上嗎?
於是,以房貸為基礎,一大堆的證券被衍生出來,並迅速被各機構,以及投資者,搶着買入。
後來被證實引爆了這場的危機的產品,擔保債務憑證,cdo,無論是對華爾街從業人員,還是對希望投資的民眾來說,在07年之前,都還屬於金融創新的寵兒,是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從華爾街從業人員今年節節上漲的收入,就能直觀的看出,相關的情況,會有多火爆。
從美國稅務局的統計數字來看,2006年,華爾街三十多萬員工的年平均收入,超過了30萬美金,是美國人平均收入的七倍左右。
而我們都知道,以美國的生活成本來說,年收入5萬美元,就是一個地道的中產家庭。
應該說,不是沒人在拿到這樣的高收入之後,會產生「當前的市場是不是存在泡沫」的疑問,但是,這些人,也相信華爾街的風險定價評估體系。
所以,應該不會的有大的問題。
這樣的火爆情況,在今年發生了一些變化,許多人手上還有很多的貨,但是,好像價格下跌得很快。
但一開始,沒人覺得這有問題,這只不過是市場的暫時調整而已,所以不少人選擇拿在手裏不肯出手,到了現在,一些人終於隱隱的覺得,哎媽,這市場,是不是整體不行了?
華爾街。
美國的第五大投行,也是不動產放款抵押證券領域的領導者,貝爾斯登的辦公樓里,一種令人不安的情緒,正在這家有着80餘年歷史的公司里四處遊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