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散記 第二十一回
更新:11-06 20:40 作者:chocoba 分類:仙俠小說
話說在石洞之內,老者向上官青雲傳授小玄幻神功中的通脈之法。只聽那老者緩緩說道:
「天地起源,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八卦者,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此八者,萬物之源也。謂之天地八卦。然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是故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天地有八卦,人體亦有八卦。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此八者,人體之所成也。故天地之道,包含人道;人道又含天地之道,不可分也。故人精力亦即自然萬物之精力,若能融會貫通,精力可至無窮也。此天人合一之道,乃是小玄幻神功乃至大玄幻神功的根本要義所在,你需用心細細體會才是。」
那老者略頓了頓,見上官青雲一副極為受用的樣子,不由得問了一句:「這天人合一之道,你可聽懂了?」
上官青雲點點頭,答道:「這天地人之道,卻是奧妙無比。我原來只是認為人生於天地之間,受之於天而養之於地。卻從未想過原來人體內竟也有個天地。同時人體內這個天地和外部的天地,竟還是合二為一的。人之所以精力有限,是因為內部的天地和外部的天地不能相通,而內部的天地畢竟有限,力無源而竭。如果能達到天人相通的地步,那一旦內部的天地精力用盡,外部天地的精力自然就補充了進來。這樣人的精力也就相當於整個天地的精力,是無窮無盡的了。」
老者聽罷望着上官青雲愣了會神,轉而笑道:「你現在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甚是難得。老夫總算沒有看走眼。」然後又繼續說道:
「精力之所持者,氣也。凡人一身,有經脈、絡脈。直行曰經,旁支曰絡。經凡十二:手之三陰三陽,足之三陰三陽是也。絡凡十五:乃十二經各有一別絡,而脾又有一大絡,並任督二絡,總為十五。共二十七氣,相隨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營於六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入於奇經,轉相灌溉,內溫臟腑,外濡腠理。奇經凡八脈,不拘制於十二正經,無表裏配合,故謂之奇。奇經八脈者,陰維也,陽維也,陰蹺也,陽蹺也,沖也,任也,督也,帶也。陽維起於諸陽之會,由外踝而上行於衛分;陰維起於諸陰之交,由內踝而上行於營分;所以為一身之剛維也。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於身之左右;陰蹺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於身之左右;所以使機關之矯捷也。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督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沖脈起於會陰,夾臍而行,直衝於上,為諸脈之衝要,故曰十二經脈之海。帶脈則橫圍於腰,狀如束帶,所以總約諸者也。故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陽身前之陰,以南北言也。帶脈橫束諸脈,以六合言也。是故醫而知乎八脈,則十二經、十五絡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脈,則虎龍升降,玄牝幽微之窮妙得矣!」
之後老者又與上官青雲講到穴位。所謂穴位,乃是人體經絡,內臟氣血輸注之處。分為十四經穴與奇穴兩種。十四經穴共有三百六十多個,是位於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腧穴,簡稱「經穴」。經穴因其分佈在十四經脈的循行線上,所以與經脈關係密切。未列入十四經內的穴位稱「經外奇穴」。而所謂的通經活脈,即是運氣打通這些穴位,使經脈中氣流順暢。
接着老者便教上官青雲認穴打穴之法。不料還不到一個晚上,幾百多個穴位,上官青雲居然全記住了。連那老者都不由得嘆道:「小子天資聰穎,真練武之奇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