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之盛唐 第七百零七章盡洗甲兵長不用2
第七百零七章盡洗甲兵長不用2
進入寧遠國之前,我特地在西北麓的一個山口停留了一下。(《》,觀看本書最新更新)因為,走出這裏,就走出了我後世那個國家最西端的邊界線,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國外了。
一水劈山急落直下的的山勢和地理,看起來是那麼的熟悉,只是一千多年後載重卡車轟鳴往來不絕的水泥幹道,變成了碎石黃土經由大隊商旅踩出來的古道,高聳的界碑變成敖包一般堆砌的山石;林立的口岸邊防建築,變成了夯土壘石的圍子。
唯一沒有太大變化的,就是作為駐守當地,宣示主權的華夏軍人身份。
這是一個很常見的邊疆小哨,看管着沿着大山南北兩座頂上的烽燧,總共才十六名戍卒,五戶防人,三匹傳訊的官馬和一大一小拉車擠奶的兩頭牛,一隻看家的大黑狗和一小群只羊,就是這裏最常見的生靈。
堆土的矮牆,防不了什麼人,也防一些不請自來的野獸而已。但他們的存在卻代表的蔥嶺之地的管控之權。他們的追求和景願也格外簡單而樸實的多,沒有什麼民族國家大義的崇高,也沒有為國開疆拓土的宏偉藍圖和使命感,
只是因為年紀大了有家室負累,沒有精力和決心像那些少年人一樣去追逐軍功,那便只有從最簡單樸實的地方做好本分,只要在這裏駐守的年限夠了,自然而然會從軍府下得到一塊不大不小的田地,作為餘生養老的資本,這就夠了。
他們的祖先隨着開拓的足跡不斷背井離鄉向西遷移,從前代人開始,就常年帶着家眷輪駐在這裏,他們也許一輩子都沒見過五六品以上的官員,驟然見到我這種朝廷中樞屈指可數大人物,不由激動的全身顫抖,都說不出囫圇的話語來了。
為了以示鄭重,他們把所能找到像樣的東西,都披掛在身上出來迎接我,因此看起來滿身細碎層疊的,有些可笑又讓人笑不出來。
雖然有大河可以取水,但是周圍都是堅硬的山石和沙礫,沒有多少適宜開墾的土地,只有在山坡上用碎石攔出一小畦的沙土,靠山陰岩縫中瀝出來的一點滴水,種上幾株矮小耐活的酸棗,為了節約成本,約摸一旬送一次口糧和各色生活用品,委託路過的商隊一起送來。
這時,他們的家眷也會一同回去,領取他們的餉錢,採買一些雜物。
而他們的子女,則留在後方的戍堡里過集體生活,只有冬季大雪封山後的還休季節,才能回到後方村鎮城邑中,相處上三五個月,日常清貧而艱苦,但還不算孤寂,因為靠近山中大道,總能從頻繁過路的商旅中,得到足夠的消息和新聞,聊以解乏。
我特地贈送了一堆罐頭和十幾匹細布,收下他們平時閒余無事骨雕木削的小玩意兒,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張完好的白色鼠類皮子。
從這裏一路下山,就算進入費爾干那谷地了,說是谷地那是後世地理測繪上的說法,其實是一個群山環抱中的廣大平原,無論是向西向北,根本看不到遠方地平線上的山脈存在痕跡。
再次上路就沒有多少停留了,作為安西軍最初的抵達的地區,道路沿途都被清理過了,也沒有被多少兵火波及,因此只用了兩天就抵達了唐軍平叛的第一處大型前沿基地,一處大河洲上的重鎮伐拉木城。
在這裏重新加強了護衛力量後渡河,就是恍如進入另一個世界一般。
對岸林木都被砍伐一空,人口聚居的村邑,都是火燒過的痕跡,沿途凋敝和殘敗的感覺揮之不去,就算將來那些逃亡異地的百姓重歸家園,這個曾經號稱幅員千裏帶甲過萬,戶口數十萬計的西域大國,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復過來。
面有菜色強作歡顏的人群,零星躲在道路附近的鬼鬼祟祟的人影,此起彼伏出現的盤踞在道路中央的鬣狗和烏鴉,讓人心情是愉快不起來。
唯一完好的反而是那些沿途設置在交通要點的軍屯圍堡,長期保持的軍事化管理和武裝程度,讓他們在地方生變之後,能夠及時撤到到屯圍里,依靠過往的儲集,堅持上很長時間,直到官軍到來。因此除了一些生產工具和作物的損失外,基本沒受什麼大的損傷,甚至還有餘力庇護當地那些比較親善大唐的百姓官民。
這也讓當地民眾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分野,理論上有野心或是不安於現狀的人,以及那些比較排拒唐化的地